你在看股票走勢圖的時候,應該會發現那幾條交錯的彩色線吧?這些就是移動平均線。有時候,短期的線從下方穿過長期的線,很多人就會說是「買進訊號」,但技術分析真的那麼簡單嗎?
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指標裡最基礎、最實用的工具之一。這篇文章就要帶你一次搞懂 MA5、MA20、周線、月線、季線、年線到底是什麼,它們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又該怎麼看出買點跟賣點。

移動平均線MA是什麼?看盤迷霧中的導航
當你看到「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 MA),可以把均線想像成是過去的股價平均起來之後,畫出的一條平滑線。他其實就是K棒的平均走勢,可以讓投資人更好看出K線的走勢。
這條線的作用,就是幫你把短期的價格震盪濾掉,讓整體趨勢一目了然,特別是在判斷收盤價的方向時格外有用。
就像你走山路時,雖然地形高高低低,但大致上有個往前的路線,這條主幹道就是移動平均線的角色。
常見的三種移動平均線類型:
-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最常見、最基本的,就是算一段時間內的收盤價平均。
-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跟 SMA 類似,但它會更重視最近幾天的價格變化,對行情比較敏感。
- 加權移動平均線(WMA):也是強調近期價格,只是加權的方式不太一樣。
你平常習慣用哪種?大部分券商平台預設都是 SMA,但很多做短線的投資者會改成 EMA,因為能更快掌握市場趨勢。

均線的用途:判斷趨勢、找買賣點、當支撐壓力
1. 趨勢判斷:多頭 vs 空頭
當短期均線排在中期、長期之上,就形成「多頭排列」,代表市場氣氛偏多;反過來,短期均線排在下面,就是「空頭排列」,偏空訊號。

這種排列往往比價格還早反映趨勢,所以很多人都很在意均線的結構變化。你有沒有發現?多頭剛形成時,市場氣氛常常也會一起轉熱。
2. 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
當短期均線往上突破長期均線時,就是「黃金交叉」,常被視為買進訊號;反之就是「死亡交叉」,代表賣出。
常見的組合有:
- MA5 和 MA20
- MA10 和 MA30
- MA50 和 MA200
不過要小心,這些交叉在盤整區容易出假訊號。有點像你在路口看到很多車子穿梭,但其實大家都卡在原地。
舉例我自己的例子來說,一開始接觸交易時,我只要看到黃金交叉就立刻進場,但經常遇到行情反轉,還沒賺到就被洗掉。後來我慢慢意識到,光靠移動平均線不夠穩妥,於是開始嘗試搭配其他技術指標。
現在我習慣會再看一下 MACD 的狀況,如果剛好也突破零軸,通常代表這次的交叉比較有力,讓我在做決定時更有把握。這樣搭配觀察的方式,讓我後來能避開不少不準的訊號。

3. 支撐與壓力線
很多時候,股價跌到某條均線就止跌反彈,或漲到某條均線就開始回落,這不是巧合,是市場的集體心理作用。
像 20日、50日、200日均線,都是很多人看的指標,自然就變成了市場的支撐或壓力。你可能也會發現,某檔股票跌到 MA50 就常常反彈一次。
均線交易策略:實戰派的用法
均線代表市場一段時間的共識,所以要根據你交易的週期去看對應的移動平均線,才能幫助到你的判斷。
以下分享幾個基本的均線策略,讓你可以從入門到進階。
1. 基本策略:價格站上就買,跌破就賣
這是最基本、也最穩健的策略,尤其適合新手或趨勢明顯的行情。
- 當股價站上 MA20,而且均線往上走,就可以考慮進場;
- 當股價跌破 MA20,且均線往下彎,就可以考慮出場。
這種方式雖然不會買在最低、賣在最高,但能有效過濾雜訊,抓到大波段。
2. 動態止損:用均線當作「保護傘」
你也可以把均線當作止損依據。
比方說:你持有一檔股票,只要它還在 MA20 之上就續抱,一旦跌破就獲利了結。
這招很適合波段操作,像我之前在 2022 年買台積電時,就用 MA20 當止損線,整段行情幾乎都跟到了。

3. 均線扭轉:轉折前的蛛絲馬跡
有時候,均線從原本向下,慢慢轉為平緩,再開始上彎,這常常是行情即將反轉的信號。
尤其是 MA20 或 MA50 的「彎頭」,很值得關注。
你也可能有這種經驗:當均線不再急跌,市場情緒也從悲觀轉為觀望,甚至轉多,這時候的機會點就會浮現出來。
MA5、MA20、MA60 組合戰法:判讀短中長期趨勢
單看一條移動平均線確實能抓住市場節奏,但專業交易者更常把不同週期的均線疊在同一張圖表裡,這樣視角會更全面。其中,MA5、MA20、MA60 的組合,是市場裡最經典、也是最好上手的一套判斷工具,分別對應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趨勢。
- MA5(5日均線/週線):靈敏度最高,代表這一週市場的平均成本,適合短線交易或判斷市場的即時動能。
- MA20(20日均線/月線):這條線是市場的中期分水嶺。如果價格能長時間站在 MA20 之上,通常就是多頭趨勢的訊號。
- MA60(60日均線/季線):長期趨勢的指標。如果 MA60 持續上揚,市場多半處於長期牛市,這時候的短線回檔,反而是很多投資人心中「逢低加碼」的好機會。
當三條線由上而下呈現 MA5 > MA20 > MA60 的排列,市場就進入了所謂的多頭排列,這是非常明顯的看漲訊號。相反,如果排列變成 MA60 > MA20 > MA5,就是典型的空頭排列,提醒投資人市場趨勢轉弱,要更加謹慎。
判讀關鍵買賣訊號: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
除了均線排列,交叉訊號更是市場公認的關鍵指標,尤其是兩個經典型態:「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均線黃金交叉(Golden Cross)
當短週期均線(像是 MA20)從下往上突破長週期均線(例如 MA60),這就是黃金交叉。它意味著短期買盤力道增強,有可能推動市場走向牛市,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很明確的買入訊號。
簡單說,這就像市場點燃了加速器,動能上來了,趨勢自然容易延續。
均線死亡交叉(Death Cross)
死亡交叉的邏輯剛好相反。當短週期均線從上往下跌破長週期均線,代表短期賣壓沉重,市場有從多頭翻轉成空頭的風險。這往往被視為一個明確的賣出訊號,提醒投資人控制部位、做好風險管理。
均線的限制:它不是萬能的預測機器
滯後性
移動平均線是基於過去的價格計算的,所以它總是「慢半拍」。有時候你看到均線轉上,行情早就漲一段了。
週期越長的均線(例如 MA200),反應也會越慢。這點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快速波動的市場裡。
假訊號
盤整時期最容易出現假交叉。價格一下上、一下下,讓你進場又被洗出來,光手續費就耗掉不少。
這時候你不妨等市場出現「明確方向」或搭配其他指標一起看,會更穩妥。
沒有固定參數
市場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均線設定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有的股票適合 MA7,有的可能更適合 MA30。
這就是為什麼,實戰經驗跟測試很重要,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參數才是重點。
均線搭配其他指標,讓你勝率大幅提升
量價結構:成交量是關鍵
光看均線還不夠,成交量也是很重要的輔助判斷。
當你看到黃金交叉發生時,如果成交量也同步放大,通常這個訊號就比較可靠。
反過來,如果量能萎縮,訊號可能就會打折扣。
布林通道:幫你看波動範圍
布林通道是一種包覆價格的技術指標,它的中軸通常就是 MA20。
- 當股價接近上軌,可能代表短線偏熱;
- 接近下軌,可能就是超賣。
搭配均線看,可以幫助你了解目前價格在不在合理波動區間內。

均線搭配不同技術指標,確認趨勢走勢
除了均線排列,均線的「斜率」也很重要。斜率越大,趨勢越強。
搭配 RSI 或 MACD 等不同的技術指標使用,就能提高判斷趨勢的信心,增加交易的勝率。
實戰心法:幾個你一定要記住的重點
選對時間框架
如果是做日內操作,就要看更短期的均線,像是五分鐘的均線或是 15 分鐘、一小時的均線,如果是做波段操作就看比較長的時間,例如日線、週線的均線。
每個人交易風格不同,要用對時間週期,才能看出重點。
均線組合
常見的搭配有:MA5+20、MA10+30、MA50+200。
多搭配幾組看看,找到跟你交易邏輯最契合的組合。
注意「彎頭」
均線開始轉向的那一刻,是轉折的訊號,別忽略這個細節。
上彎、下彎都可能是一段趨勢的起點。
保護資金才是關鍵
任何策略都不是 100% 有效,風控永遠要放在第一位。
設定好止損點,不要心存僥倖。
移動平均線常見問題
20MA 是什麼?
20MA 其實就是「20日移動平均線」,很多交易者也習慣叫它「月線」。它反映過去 20 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用來判斷市場的中期趨勢非常好用。當價格穩定在 20MA 之上,通常代表市場偏多;反之,跌破 20MA 則是偏空訊號。
年線是幾日線?要怎麼看?
所謂的「年線」,一般是指 240MA 或 250MA,大約等於一整年的交易日平均成本。它就像市場長期的牛熊分界線:
1.看斜率:年線往上,代表長期牛市;往下,則多半進入熊市。
2.看位置:價格長期站穩在年線上方,通常就是市場強勢的表現。
MA 指標參數要如何設定?
MA 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設定,重點是要配合你的交易風格。
– 短線交易者:通常偏好 5MA、10MA 這種靈敏度高的指標。
– 波段交易者:習慣觀察 20MA、60MA 來抓中期趨勢。
– 長期投資者:更看重 120MA(半年線) 和 240MA(年線) 這類長期趨勢線。
如果不知道怎麼開始,建議先從常見的 20/60MA 組合入手,慢慢測試哪種設定最適合你操作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