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交易者都經歷過那種讓人心跳加速的時刻:帳戶淨值一路飆升,眼看就要通過 Prop Firm 的挑戰,結果市場突然反轉,幾次止損後,原本漂亮的上升曲線瞬間變成往下掉的弧線。最後,你收到了那封冷冰冰的通知:「違反最大回撤規則,挑戰失敗。」那一刻你才發現,問題不在策略不好,而是忽略了真正決定勝負的關鍵——最大回撤(Max Drawdown, MDD)。
Prop Firm 測試的從來不是你能賺多少,而是你能撐多久。最大回撤是他們衡量風險管理能力的最核心指標,能守住風險底線,才有資格踏入專業交易世界。MDD 不只是數學概念,而是代表你在市場中生存的底線。

什麼是回撤 (Drawdown, DD)?
回撤(DD)是帳戶淨值從最高值 (Peak) 回落到最低點 (Trough) 的跌幅。
想像你的交易旅程像一場登山,每當你盈利,資金上升到新的峰值,那就是一座山的頂端;而市場波動導致資金下降,那就是走進山谷。從任何一個高峰到之後的最低值,就是一次回檔,也是一種回撤。
終極考驗:最大回撤 (Max Drawdown, MDD)

這張圖片說明了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 MDD)的計算方式,展示公式 MDD = (Trough Value − Peak Value) / Peak Value,用以衡量投資組合或交易帳戶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最大跌幅,是常見的風險管理指標。
如果每次回撤是小考,那最大回撤 (Maximum Drawdown) 就是期末考。它衡量的是帳戶在整段歷史中跌幅最深的一次,也就是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最大資金縮水幅度。這個數字能讓投資者了解,在最糟情況下,自己可能承受的損失程度。
舉例來說:假設初始資金是 $100,000,帳戶最高達到 $150,000(Peak),隨後下滑到 $110,000(Trough)。那麼最大回撤的計算方式為:
(150,000 − 110,000) / 150,000 = 26.67%
這 26.67% 代表你在最壞情境下可能損失的比率。對程式交易或槓桿操作而言,這樣的跌幅可能直接導致出局。

這張圖片說明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 MDD)的概念,圖中顯示投資組合在市場下跌期間的資金曲線,其中紅色區域代表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 20% 跌幅。最大回撤用來衡量投資策略的風險管理能力與穩定度。
三種回撤的差異:別再搞混!
在 Prop Firm 的挑戰或基金績效評估中,常見的三種回撤概念如下:
絕對回撤:以初始資金為基準的最大虧損。例如從 $100,000 跌到 $95,000,絕對回撤是 $5,000。
相對回撤:從任意高峰到後續最低點的跌幅百分比,是觀察短期波動的實用參考指標。
最大回撤:所有回檔中幅度最大的那一次,代表整體策略在歷史資料中最嚴重的下跌狀況。
這三者看似相似,卻在風險評估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對投資者來說,理解這些差別是建立正確風控框架的基礎。
為什麼 Prop Firm 對 MDD 如此執著?
Prop Firm 的角色就像基金出資人。他們提供資金、觀察你的交易表現,但最重視的不是你一時的收益,而是長期的穩定度。對他們而言,最大回撤(Max Drawdown, MDD)是最直接的風險評估工具。
MDD 小代表交易者穩健、有紀律;MDD 大則代表策略容易失控、槓桿過高。Prop Firm 想找的,是懂得控制部位、管理風險的選手,而不是在市場中豪賭的投機者。
最大回撤的不同規則:固定靶 vs 移動靶
在實際挑戰中,Prop Firm 通常採用兩種不同的 MDD 設計:靜態 (Static) 與追蹤 (Trailing)。
靜態最大回撤:
這是一條不會改變的底線。例如帳戶 $100,000,最大回撤 10%,那你的最低允許淨值是 $90,000。無論後續賺到多少錢,這條底線都不會上移。這給了投資者更大的彈性與空間,適合波段交易或趨勢型策略,尤其是波動較大的加密貨幣或黃金市場。
追蹤最大回撤:
這條底線會隨著帳戶淨值上升而上移,但永不下降。假設初始資金 $100,000,追蹤幅度為 $5,000,當帳戶達到 $103,000,底線也會移至 $98,000。若市場反轉,淨值回落到 $97,500,即使仍有盈利,也可能因違反規則被淘汰。這類規則最適合短線與日內交易者。
拓展視野:最大回撤 vs 夏普比率
在專業投資領域裡,最大回撤(Max Drawdown, MDD) 和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幾乎是永遠成對出現的績效指標。它們就像交易世界裡的「守門員」與「前鋒」——一個負責防守風險,另一個追求進攻效率。
最大回撤(MDD)告訴你在最糟的情況下,帳戶淨值可能會下跌多少,是衡量你能否撐過市場暴風雨的風險指標;而夏普比率則用報酬率與波動率的比值,衡量「你每承擔一分風險,能換來多少回報」。簡單來說,MDD 強調「穩不穩」,夏普比率強調「值不值」。
舉個例子:
假設兩位交易員,A 和 B。A 的月報酬率平均只有 2%,但最大回撤控制在 5% 以內;B 的月報酬率雖然有 6%,卻常常出現 30% 的帳戶回檔。表面上看,B 的績效亮眼,但一遇市場劇烈波動,他的帳戶淨值可能瞬間腰斬。反觀 A,雖然賺得慢,卻穩定且可持續,夏普比率更高,對長期投資人或 Prop Firm 來說反而更具吸引力。

這張圖片是在說明夏普比率是怎麼算、怎麼用的。裡面舉了三個例子,教你怎麼根據資產的報酬率、風險(標準差),以及無風險報酬率,來算出夏普比率,判斷投資組合的「風險值不值得」。
第二個例子還用表格比對了資產和標普 500指數的每週報酬,示範怎麼用「超額收益」來計算真實的夏普比率。這種分析方式常被用在基金績效評估或交易策略回測,幫助投資者看清自己的資金配置有沒有真正發揮效率。
實戰應用:如何有效控制 MDD?
控制最大回撤(MDD)從來不是靠運氣,而是靠風險管理系統。
專業投資人通常會結合三個原則:
1️⃣ 1–2% 風險法則
每一筆交易的最大虧損,應控制在總資金的 1% 到 2% 之間。
假設你有 100,000 美元資金,那每筆單最多可承受 1,000~2,000 美元虧損。
這樣即使連錯十次,也不會觸碰整體的最大回撤底線。
這條規則聽起來簡單,但能做到的交易者其實不多。
2️⃣ 動態部位管理
市場順時,逐步放大;市場亂時,主動縮手。
例如程式化設定:當帳戶淨值下降超過 5%,自動將所有部位減半;若連續三次獲利,則恢復原始部位。
這種「自動減速機制」能在極端行情中避免一次性爆倉事件。
3️⃣ 多策略分散
別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
在一個投資組合中,同時使用趨勢、均值回歸、套利等不同策略,讓各策略的回檔互相抵消,降低整體 MDD。
舉例:
假設你的趨勢策略在美元指數上回撤 10%,但同時你的均值回歸策略在黃金上獲利 8%,那最終整體 MDD 只有 2%,曲線也會更平滑。
不同市場,不同的 MDD 策略
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脾氣」,因此 MDD 的控制方式也該因地制宜。
- 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一天跌 15% 都不稀奇。
建議使用更小的倉位、即時淨值止損與低槓桿策略。
例如把單筆風險控制在 0.5% 以內,並設定自動平倉機制,一旦回撤超過 5%,系統自動休息一週。 - 黃金市場:雖被視為避險資產,但歷史上也曾出現超過 50% 的長期回檔。
因此在交易黃金時,仍需設定明確的 MDD 上限,例如 15% 以內,同時搭配中長期趨勢判斷,避免被短期波動洗出場。 - 外匯市場:由於流動性高,可透過對沖(如同時操作美元與歐元對)來分散波動風險,降低整體回撤幅度。
每個資產都有不同的「風險個性」,成熟的交易員會根據資產波動度與歷史資料,設定專屬的 MDD 上限。
這正是專業風險管理的精髓。
結論
簡單來說,最大回撤(MDD)不是敵人,而是提醒你「別讓風險失控」的好夥伴。當你開始主動管理它,而不是等帳戶虧損才補救,你就已經從情緒化的投機者,變成有紀律、懂風控的交易者。
記得,用 1–2% 的風險規則守住底線,用動態調整讓帳戶淨值曲線更平穩,用策略分散來對抗市場波動,你不可能預測下一個高峰或低谷在哪,但只要能控制好風險與節奏,穩定獲利就不再是運氣,而是一種習慣。
延伸閱讀|斐波那契回檔(Fibonacci Retracement)
想進一步了解如何在市場波動中找出潛在的支撐與壓力點?你可以參考我們的完整教學文章:
〈什麼是斐波那契回檔?一次搞懂交易中最神奇的技術指標〉
常見問題 FAQ:最大回撤(Max Drawdown)
Q1:最大回撤是什麼意思?
最大回撤的英文是 Max Drawdown(簡稱 MDD)。意思很簡單,就是你的投資或帳戶淨值從最高點(Peak)跌到最低點(Trough)之間的那段跌幅。很多人只看報酬率,但其實 MDD 才是真正的關鍵,因為它揭露了「最壞情況下你可能會虧多少」。對投資人來說,懂得看 MDD,代表你開始真正學會面對風險,也能幫你挑出那些穩定又可靠的投資機會,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報酬。
Q2:最大回撤代表什麼?
最大回撤其實在提醒我們:市場不可能永遠順風。當你的資金從高點一路跌到低點,這段跌幅就是你的最大回撤。舉個例子,如果一檔基金一年漲了 20%,但中途最大回撤高達 40%,那就表示這檔基金波動超大。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這樣的上上下下不只是錢在虧,更是一場心理折磨。這類 data 告訴我們一件事——高報酬永遠伴隨高風險。想在市場裡長期生存,關鍵不是賺多快,而是先學會控制「跌多深」。
Q3:Drawdown 在金融中是什麼意思?
在金融市場裡,Drawdown 就是從高點回落的那段跌幅,不論是基金、股票、外匯或加密貨幣都一樣。它是投資中最基礎但也最被忽視的資訊之一。很多人掉進「高報酬迷思」,只看收益卻忽略了過程中的劇烈波動。懂得分析 Drawdown,你就能看穿策略背後的真實風險,也更容易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機會。
Q4:Drawdown 在股票投資中怎麼看?
在股票投資裡,Drawdown 指的是股價或投資組合從高點回落的跌幅。假設你買的股票從 100 元跌到 80 元,那就是 20% 的回撤。如果你的投資組合動不動就出現 40% 的回撤,就算最後漲回來,也可能因為壓力太大而提前出場。穩定、低回撤的策略雖然看起來不刺激,但能讓你更安心,也更容易長期獲利。真正的高手,不是賺最多,而是跌得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