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現在不管是投資美股、買美金,還是把外匯經紀商、加密貨幣獲利提回台灣帳戶,「電匯」幾乎變成大家的必備工具?不過第一次使用電匯到底要怎麼填寫才不會出錯?電匯費用要怎麼省?這些都是新手投資人想問的問題。
這篇文章會從最基礎的「電匯是什麼」開始講起,帶你了解它跟一般轉帳的差異、跨境匯款的完整流程、最新的 SWIFT gpi 技術,到各種省錢技巧和安全守則,幫助你在外匯、加密貨幣或海外投資的出入金時,更有信心、更有效率,也更安心。
想要看電匯流程的可以點選目錄到下面的段落,我們有挑選幾個知名平台當範例
- 美股券商:Firstrade 電匯教學
- 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電匯教學
- 外匯經紀商:Moneta Markets 電匯教學

電匯、轉帳、匯款:不只一字之差的核心區別
你是不是以為,電匯是什麼?它跟轉帳一樣,就是把錢從一個帳戶轉到另一個?
其實不是喔。電匯,它的正式名稱是電報轉帳(telegraphic transfer, T/T),本質上是一個不可撤銷的電子支付指令。
當你請銀行電匯時,你是在下達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要求銀行透過安全的網路,指示另一家海外銀行把錢存入指定收款方帳戶。
這個「不可撤銷」就是電匯最關鍵的特性。錢一旦匯出,就很難追回,這也是為什麼它特別適合像是國際貿易貨款、房地產交易這種大筆匯款金額的狀況。
它能讓收款人有極高的收款確定性,相對嚴謹。所以,當我們說電匯匯款,你該想到的不只是一筆轉帳,而是一套成熟、安全但相對複雜的銀行間清算流程。
電匯 vs. 本地轉帳
雖然它們在你的網路銀行介面看起來很像,但銀行在背後的運作方式可是天差地遠。
本土銀行轉帳,例如台灣的跨行轉帳,通常是在同一個國家的系統內運作,專為小額、頻繁的轉帳匯款設計,計收的費用較低甚至免費,流程也簡單直接。
但國際匯款呢?它需要穿越一個由多家代理銀行組成的複雜網路,處理不同國家與貨幣的問題,所以過程更複雜,匯款手續費也更高。
在速度方面,本土銀行轉帳現在幾乎是即時到帳,但傳統的國際電匯,因為中轉行與中介銀行的層層關卡,通常需要1到5個工作天。雖然現在有新的技術讓速度變快,但「不可撤銷」的特性依然是電匯最大的特徵。
這也是為什麼,如果你匯款資料填錯了,要追回錢非常困難。
從信匯、票匯到電匯:國際支付的演進史
要了解電匯多重要,我們得先看看它的前輩們。在還沒有電子通訊的年代,國際支付主要靠兩種方法:
- 信匯:銀行透過郵寄信件的方式,指示其海外銀行給收款人付款。這方法非常慢,而且信件還可能寄丟。
- 票匯:匯款人跟銀行買一張匯票,自己再寄給收款人。收款人要拿著這張匯票去指定銀行才能換到錢。這雖然比信匯方便點,但速度還是取決於郵差。
電匯的出現,可說是場金融大革命。它用電報費取代了實體郵件,將支付指令的傳遞時間從好幾週縮短到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這種速度的飛躍,讓全球貿易發展超快,也讓電匯變成海外匯款的標準付款方式。
揭開跨境電匯的神秘面紗:SWIFT 系統與代理銀行解密
你有沒有想過,明明只是從 A 銀行匯錢到 B 銀行,為什麼不僅速度慢,有時候還完全搞不清楚錢到底卡在哪裡? 其實,這就是傳統國際電匯的「神秘旅程」。
看起來直線前進的匯款,其實是在一張全球金融大網裡「轉了一大圈」,經過好幾層中介銀行和複雜的帳戶關係,最後才慢慢到達收款人的帳戶。了解這背後的運作,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電匯費用高、速度又慢。
SWIFT:全球金融體系的「神經網絡」
先破解一個迷思,SWIFT 其實不是銀行,而是一個安全的全球金融訊息網路,全名叫「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它本身不管錢,也不會幫你轉錢,只負責傳遞匯款指令。
把 SWIFT 想像成金融世界的「神經系統」。當你在台灣的銀行要把錢匯到國外時,銀行會透過 SWIFT 建立一則標準化、加密過的訊息,把「誰要匯錢」、「要匯多少」、「要匯去哪裡」等資料打包好,然後安全地送到對應的國際銀行。
全球超過 11,000 家銀行都用同一種標準語言溝通,這不僅讓跨境電匯更安全、精準,也大幅降低了人工處理時出錯的風險。
代理銀行 (中轉行) 的關鍵角色
那為什麼一筆國際匯款常常要幾天才到?關鍵就在「代理銀行」這一環。全球銀行這麼多,不可能每一家都彼此直接連線。
舉個例子,假設台灣的銀行A想把錢匯到越南的銀行B,但兩者沒有直接業務往來,這筆錢就會先繞到美國的銀行C,再由銀行C通知越南的銀行B,最後錢才會到收款人的帳戶。
這就是所謂的「支付鏈」。而每經過一家中介銀行,不僅會扣一筆中轉行費用,還會多花一些時間處理,讓整個流程變得既貴又慢。
Nostro 與 Vostro 帳戶:深入理解銀行間資金清算的基礎設施
SWIFT信息解決了銀行間怎麼溝通的問題,但錢到底怎麼流動的呢?這就要提到Nostro和Vostro帳戶這兩個概念了。
這兩個詞來自拉丁語,其實是從不同角度描述同一個帳戶。
- Nostro帳戶:意思是「我們的」。指的是我方銀行放在國外銀行的帳戶。例如,台灣的銀行在美國花旗銀行開的美元帳戶,對台灣的銀行來說,這就是它的Nostro帳戶。
- Vostro帳戶:意思是「你們的」。指的是海外銀行為我方銀行開設的帳戶。從美國花旗銀行的角度看,它為台灣的銀行開設的那個美元帳戶,就是一個Vostro帳戶。
整個銀行匯款流程就是透過這種基於預先存款的代理銀行和Nostro/Vostro帳戶體系運作。這解釋了為什麼電匯不是即時的點對點傳輸,而是一個基於既有帳戶關係的「記帳和結算」過程。也因為這種機制,才造就了傳統電匯的延遲、高成本和不透明。
電匯的完整生命週期:四個關鍵步驟
綜合以上概念,一筆電匯通常會經歷這四個階段:
- 發起:匯款人(也就是客戶)向本地銀行提供完整的收款人及收款行資訊,授權銀行從帳戶扣款。
- 訊息傳遞:匯款行驗證資金和指令後,創建一則標準化的SWIFT支付訊息,發送給下一級代理銀行或直接發送給收款銀行。
- 清算結算:中介銀行收到訊息後,會在帳簿上記帳,從上一級銀行的Nostro帳戶扣款,並貸記給下一級銀行。這時,中轉行就會扣除自己的中轉行費用。
- 貸記收款:最終的收款銀行收到資金後,會把錢存入最終受益人的帳戶,整個電匯匯款流程就完成了。
電匯費用是多少?到底有哪些費用?
國際匯款的成本,遠比你想像得還要複雜。除了網頁上看到的手續費,還有很多隱藏在匯率和中間環節的費用。把這些都加起來,才是你完成一筆跨境匯款的真實代價。
超越表面手續費:完整費用結構一覽
一筆國際電匯通常會涉及這些顯性費用:
- 匯款手續費:這是匯款銀行為你處理指令收取的服務費,通常從 NT 300 到 NT 500 不等,或是等值的其他貨幣。費用會因為臨櫃還是網路銀行而有所不同。
- 電報費:這是發送SWIFT訊息的通訊費。有些銀行會把這筆郵電費包含在手續費裡,有些則會分開計收。
- 匯入匯款費:收款行收到錢後,會收取一筆處理費,這筆錢由收款人負擔。
- 額外服務費:如果你匯款後需要查詢、修改或取消,銀行還會另加收一筆額外的費用。
最大的隱藏成本:匯率加價
所有費用中,最容易讓你損失的,是藏在匯率中的「加價」。
中間市場匯率 vs. 銀行牌告匯率:中間市場匯率是金融市場上銀行之間買賣貨幣的「真實」匯率,你在Google上看到的通常是這個。但當銀行給客戶換匯時,它們通常會提供一個對客戶較不利的牌告匯率,這兩者的差額就是銀行的利潤。
怎麼計算這個隱藏成本?很簡單:
(中間市場匯率-銀行提供的匯率) × 匯款金額 = 隱藏的匯率加價費用
舉個例子,你要匯款10,000美元,銀行匯率是1美元兌換0.78英鎊,但中間市場匯率是0.80英鎊。你的收款人會少收到200英鎊,這200英鎊就是你付出的隱藏成本。
這筆費用遠高於表面上的匯款手續費,但卻經常被忽視。據調查,高達81%的人覺得這是一種「垃圾費用」。
代理銀行(中轉行)費用:為何最終到帳金額會減少?
當你的匯款經過一家或多家中轉行時,每一家代理銀行都有權從匯款本金中扣掉一筆處理費,金額大多落在15到50美元之間。
更麻煩的是,這些費用通常在你匯款的當下完全不可見,等收款人收到錢時才發現金額「不見了一角」。這也是傳統國際電匯最讓人詬病的不透明之處。
費用承擔方式解析 (OUR, BEN, SHA)
為了讓國際電匯的費用分攤更清楚,SWIFT設計了三種費用承擔代碼,你在填寫匯款單時就可以選擇。
- OUR:匯款人全額承擔,又稱全額到行。包括匯款銀行和代理銀行的處理費,通通由匯款人支付。理論上,收款人應該能收到完整的匯款金額。不過要注意,有些收款銀行還是會再加收一筆「入帳費」。
- BEN:收款人承擔,所有費用都會從匯款金額中逐級扣除。結果就是,匯款人少付一點,但收款人收到的金額就是「淨額」,而且會因中間銀行數量不同而有差異。
- SHA:共同分擔,SHA模式是匯款人支付匯款行費用,而代理銀行費用則由收款人承擔。這種方式常見於一般的商業匯款。
全球平均成本:根據世界銀行 2025 年 3 月數據
把所有顯性和隱性成本加總起來,國際匯款的代價其實很高。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報告,全球匯款的平均總費用匯款佔到了匯款總額的6.49%。
這強有力地證明,高昂的匯款費用是個全球性的問題。這種層層疊加且資訊不對稱的費用結構,讓一般客戶很難清楚比價,也讓銀行得以維持高額利潤。
傳統銀行 vs. 金融科技:為您的需求選擇最佳匯款管道
2025年的國際匯款市場,不再是傳統銀行一家獨大了。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元選擇。不同的匯款管道在費用、速度和服務模式上各有側重。了解它們的差異,是做出明智選擇的關鍵。
傳統銀行的優勢與劣勢
透過SWIFT網路的銀行電匯,至今仍是全球大額支付的主力。
- 優勢:
- 信任與安全感:悠久的歷史和嚴格的監管,使大型傳統銀行在處理高價值交易時,能給予客戶無可比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 全球網絡覆蓋:依賴SWIFT,理論上可以匯款到全球幾乎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
- 處理複雜交易的能力:對於需要信用證、貿易融資的企業級支付,銀行還是經驗豐富。
- 臨櫃服務:對於不熟悉線上操作的人,臨櫃辦理還是很方便。
- 劣勢:
- 高昂且不透明的成本:高額的銀行電匯手續費,尤其是隱藏在匯率中的加價,是它最大的問題。
- 相對較慢的速度:雖然SWIFT gpi改善了,但並非所有銀行都完全整合了所有功能,有些銀行電匯還是很慢。
- 繁瑣的流程:不論臨櫃還是線上,你都得填寫一堆表格,流程相對官僚化,客戶體驗較差。
金融科技平台的崛起:Wise、Airwallex、Remitly
金融科技公司透過技術,專注於解決傳統銀行的痛點,發展出幾種不同的商業模式。
- Wise (前 TransferWise):透明度與成本的顛覆者
- 核心模式:Wise堅持使用中間市場匯率,只收取一筆在交易前就明確告知的透明費用。它在全球各地的銀行都有本地銀行帳戶,當你從美國匯款到英國時,錢實際上是從你帳戶進入Wise在美國的帳戶,然後Wise從它在英國的帳戶付錢給收款人。這更像兩筆境內轉帳,大大降低了中介銀行費用和速度。
- Airwallex:企業級全球金融基礎設施
- 核心模式:Airwallex不只是一個匯款工具,它提供的是一套企業級的金融解決方案。它能讓公司在全球多國開立本地貨幣收款帳戶、作為支付網關,甚至發行公司費用卡。它解決的是企業在全球化營運中遇到的一整套金融難題。
- Remitly:專注個人僑匯的「最後一哩路」
- 核心模式:Remitly最大特色是收款方式的多樣性。它知道很多匯款對象可能沒有銀行帳戶,所以除了銀行轉帳,還提供現金匯款提領、手機錢包儲值等服務。
傳統銀行電匯 VS. 線上匯款服務比較表格
為了讓你更清楚,這裡有個簡單的比較表:
功能指標 | 傳統銀行 (透過 SWIFT gpi) | Wise | Airwallex | Remitly |
---|
主要目標客群 | 大型企業、高資產客戶、複雜貿易 | 個人、自由業者、中小企業 | 各規模企業(初創至大型) | 個人僑匯用戶 |
---|
核心收費模式 | 手續費 + 匯率加價 | 中間市場匯率 + 透明百分比費用 | 銀行同業匯率 + 固定利潤 | 手續費 + 匯率加價 |
---|
典型到帳速度 | 通常 < 24 小時 | 數分鐘至 2 個工作天 | 大多數當天到帳 | 數分鐘至 5 個工作天 |
---|
全球覆蓋範圍 | 約 200 個國家 (透過 SWIFT) | 70+ 國家 | 150+ 國家 | 145+ 國家 |
---|
核心差異化優勢 | 普遍性、大額交易的安全性 | 極致的費用透明度、低成本 | 一站式企業金融基礎設施 | 收款方式的極致靈活性 |
---|
增值服務 | 貿易融資、信用證 | 多幣種帳戶、扣帳卡 | 支付網關、費用卡、API | 現金提領、手機錢包 |
---|
目前線上匯款服務已經越來越多,但許多傳統的服務還是只有支援銀行電匯。
實戰操作指南:如何正確、安全地完成一筆國際電匯
理論講完了,接下來教你怎麼實際操作。完成一筆電匯的成功關鍵,在於匯款前的準備、填寫資料的精準,以及對潛在風險的高度警覺。
匯款前必備資訊清單
在開始前,務必從收款人那裡拿到以下這些完整、準確的資訊。這是整個流程最重要的一步,一個錯誤的數字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 收款人資訊 (Recipient Information):
- 完整法定姓名 (Full Legal Name):必須和他的銀行帳戶完全一致,任何不符都可能導致銀行拒絕入帳。
- 完整實際地址 (Full Physical Address):包括街道、城市、郵遞區號和國家。
- 收款銀行資訊 (Recipient Bank Information):
- 銀行全名和地址。
- 關鍵銀行代碼:SWIFT/BIC、IBAN,或是特定國家代碼(如美國的Routing Number、澳洲的BSB Number)。
- 怎麼找到這些資料?唯一的原則就是:直接向你的收款人索取。
填寫電匯申請書:分步詳解
無論是線上還是臨櫃,流程都差不多。
- 登入網銀,找到「國際匯款」。
- 新增收款人:如果你是第一次匯,要先把上一節的資訊都輸入進去。
- 輸入匯款詳情:
- 選擇匯出帳戶。
- 輸入你要匯出的匯款金額和幣別。
- 選擇費用承擔方式:如果你有選項,可以在這裡選OUR、BEN或SHA。記住,選擇SHA最常見,但收款人會被中的銀行扣錢。
- 填寫匯款目的:根據規定,你必須寫清楚為什麼要匯這筆錢。
- 最終審核與確認:提交前,請逐字逐句核對所有收款人資料和匯款金額。確認無誤後,再通過手機驗證碼等方式完成。
避免常見陷阱與詐騙
操作技術重要,但你的安全意識更重要。
- 常見錯誤1:資訊不準確。一個數字錯了,錢可能被退回,你白白損失電匯手續費;更糟的是,可能匯到一個不相關的帳戶,錢幾乎追不回來。
- 常見錯誤2:只看手續費。忽略了銀行匯率加價這個最大的隱藏成本。
- 常見錯誤3:誤解匯款的不可撤銷性。記住,電匯一旦發出,就幾乎無法撤銷。在有任何疑慮的情況下,都不要匯款。
- 安全最佳實踐1:驗證,驗證,再驗證!這是防範詐騙的黃金法則。千萬不要只因為一封電子郵件,就發出電匯。如果收款帳戶有變更,務必打電話給對方確認。
- 安全最佳實踐2:警惕緊迫感。詐騙犯很常製造一種「CEO急需這筆錢」的假象,催促你馬上匯款。任何突然的、要求立即電匯的請求,都應該被視為危險信號。
總結來說,現代電匯的安全風險已經從銀行系統轉移到客戶端。銀行電匯本身是安全的,但匯款人可能會被詐騙。
所以,最重要的安全措施,是你在填寫表格之前,就要對資訊的真實性進行無可質疑的驗證。
台灣常見平台電匯教學
在這邊我們幫台灣用戶整理了常見的投資平台的電匯出入金教學,通常投資外匯、美股、加密貨幣等美元計價的資產,才會需要使用外匯來出入金。
因此我們這邊各別介紹一個平台的外匯步驟,來讓你可以更清楚了解電匯要怎麼填寫才不會出錯。
美股券商電匯教學:Firstrade
Firstrade 電匯入金說明
這邊以 LINEBANK 來舉例,以下可以換成其他銀行,資訊都差不多。不過要注意的是,傳統銀行第一次外幣匯款需要臨櫃匯款,後續綁定成約定帳號才能用手機App匯款,如果你的手機App無法匯款應該是這個原因。
使用 LINEBANK 點選「更多」>「外匯」>「匯款至海外」。

接下來輸入你想要匯到海外的金額,若外幣帳戶沒有美元,LINEBANK會自動根據牌告匯率幫你換成美元。

輸入完金額後,就是要填寫收款人的資訊,要匯到 Firstrade 可以到他們官網去找收款人資訊,他們都有整理,也可以參考我們整理的(但最好還是上官方網站確認最新資訊)。
請將以下資料提供給您的銀行,以便匯款至 Firstrade 在交割公司 Apex Clearing 的專屬收款賬戶 |
---|
美元金額: | USD $ |
---|
收款銀行名稱: | BMO Bank N.A. |
---|
收款銀行地址: | 111 W Monroe St, Chicago, IL 60603 (也可使用60690郵政編碼) |
---|
SWIFT 收款銀行國際代碼: | HATRUS44 |
---|
收款人姓名: | Apex Clearing Corporation |
---|
收款人銀行賬戶號碼: | 1617711 |
---|
收款人地址: | One Dallas Center 350 N. St Paul, Suite 1300, Dallas, TX 75201 |
---|
匯款附言: | For Further Credit to: Firstrade (您的八位數賬戶號碼)及(賬戶英文全名) |
---|


這邊的匯款性質要填寫:262投資國外股權證券比較保險,未來有獲利匯回台灣時可以證明你是有匯出去海外投資。


Firstrade 電匯出金說明
Firstrade 經過編輯實測,電匯出金時使用 Firstrade 電腦版操作會比手機App方便。
到Firstrade電腦網頁版登入後,點選「我的帳戶」 > 「存款/轉戶」 > 「從第一證券提款」 > 「匯款」(這個就是電匯),就可以到下面的電匯畫面。

接著只要按照下面的電匯資訊輸入,就可以把你在 Firstrade 的錢出金到你的台灣帳戶,以下為每個欄位要填寫的資訊,可以按照下面說明填寫。

- 電匯類型:選「國際」匯款(非美國銀行)。若匯款到自己名下的美國帳戶,則選「美國境內」。
- 電匯至:選擇「銀行帳戶」。
- 銀行代碼:台灣用 SWIFT Code,可上網搜尋「銀行名稱 + SWIFT Code」或至 SWIFT 官網查詢。
- 收款銀行名稱:輸入銀行及分行的英文名稱,可查官網或打客服確認。
- 帳號:輸入收款銀行帳號,並再次確認輸入。(這邊要填寫外幣帳號,因為匯過來是美元)
- 銀行地址:
- 城市:開戶分行所在城市(英文)。
- 州/省:填「Taiwan」。
- 國家:Taiwan(通常自動帶入)。
- 郵遞區號:填3碼郵遞區號,或補成5碼(如加「00」)。
- 中間銀行:一般不用勾選,即使不勾選,系統如判斷需要中轉行,仍可能扣除額外手續費。
- 電匯用途:填「投資提款」「取回投資資金」或英文「Investment Withdrawal」皆可。
- 保存銀行信息:可選擇勾選,方便下次匯款免重新輸入。
加密貨幣交易所電匯教學:幣安
在幣安使用電匯出入金要先註冊他們的 BPay 服務,以下為幣安電匯出金教學。
先註冊BPay,他會要你填寫一些收入證明等資訊。

幣安電匯入金教學
在幣安想要透過電匯入金,也是需要使用 BPay 的功能,到「轉入」這邊選擇「銀行轉帳(SWIFT)」。

之後他就會給你幣安的電匯轉帳資訊,這時你到你要轉帳的銀行填寫電匯資訊就可以轉帳了。

電匯過去後,官方顯示最快幾分鐘到最多五天你的金額就會入帳,之後會用電子郵件通知。

幣安電匯出金教學
到幣安的「資產」>「發送」>「提領 USD」,並選擇貨幣為 USD 就會顯示銀行轉帳(電匯)的選項。但這邊最低的電匯費用為 35 美金。

之後一樣是填入你要收款的銀行帳戶資訊,切記這邊的地址要填寫英文,台灣使用者可以到中華郵政官網上查訊英文地址翻譯。

這邊就可以選擇你要提領的 USD 數量,填寫完送出就等待金額到帳就好。

外匯經紀商電匯教學:Moneta Markets 億匯
Moneta Markets 億匯提供多種出金方式,其中若是金額大可以選擇電匯較為安全。
可以在 Moneta Markets 億匯的「我的」>「資產」選擇入金跟出金,進入入金或出金的頁面後,就可以選擇電匯這個選項。
Moneta Markets 億匯的出入金從信用卡、加密貨幣、電匯都有,非常方便,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來選適合的方式。
如果是金額大一點想要直接到銀行帳戶,就使用電匯,但這邊編輯推薦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例如加密貨幣出金,編輯實測兩分鐘就入金成功,出金也是相較於其他管道快速,不像電匯要經過中轉行,至少好幾天的時間。

總結與未來展望
在準備下次海外匯款時,請記住這些重點:
- 理解機制,選擇正確工具:搞清楚你的需求是什麼,是個人生活費、海外券商匯款還是公司支付?選擇最適合你的管道,可能是傳統銀行,也可能是金融科技公司。
- 注意成本和隱藏費用:永遠不要只看表面的手續費。國際電匯的真實成本主要隱藏在「匯率加價」和不可預測的「代理銀行費用」中。在交易前,務必將服務商提供的匯率與即時的中間市場匯率進行比較,以量化你的隱藏成本。
- 安全至上,驗證先於行動:記住電匯具有不可撤銷性。在數位詐騙日益猖獗的今天,客戶自身的警覺性是最後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如果是投資海外資產,可以詢問看看是否有電匯以外的出入金方式,可以節約投資的成本。
如果真的需要電匯,可以參考我們整理的常見投資平台電匯方式(相同類型的平台填寫方式類似,可以參考)。
電匯是什麼常見問題
電匯手續費是固定的嗎?會不會有額外的費用?
匯款行的手續費不固定,通常臨櫃會比網路銀行高一些。除了這筆費用,最大的隱藏成本其實是「匯率加價」和「中間銀行費用」,也就是中轉行計收的費用。所以你看到的手續費不等於總費用匯款。
如果我匯錯了帳號,錢還有辦法追回來嗎?
這情況很棘手!因為電匯是不可撤銷的,錢一旦發出就很難追回。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匯款資料一定要再三確認。
我想從台灣匯錢到海外券商買美股,用電匯最划算嗎?
要看情況。如果你是臨櫃匯款,匯款行費用、中介銀行費用加上匯率加價,總費用匯款可能會不划算。但如果你是要匯大筆金額,可能還是用銀行電匯比較有安全感。建議你可以用券商官網為準的資料,跟銀行官網為準的費用比較看看,也考慮數位通路匯款的優惠,或者像Wise這樣的虛擬銀行或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