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交易新手來說,對沖是個神祕的名詞,投資交易不就是買和賣嗎,對沖是什麼?為什麼我需要用對沖?常常提到的對沖基金又是什麼意思?
這些都是初階交易者容易遇到的問題,為了讓各位能更深入的認識交易的世界,這篇文章將結合實際投資經驗,詳細解說何謂對沖,讓讀者能輕鬆理解這個概念。
對沖是什麼?1分鐘輕鬆解析
對沖的核心意義非常直觀,用比喻的方式的話,就像是為你的交易買一筆保險。
你買車險,不是因為你預期明天一定會出車禍,而是萬一發生車禍時,保險能補償你的財務損失。你付出的保費,就是這個「保障」的成本。
同樣地,在交易世界裡,對沖操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你現有投資組合(例如你手上的股票)可能面臨的虧損。你透過建立一個與你主要倉位方向相反的部位,來保護你的資產免受不利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
舉個簡單例子:一位農夫在春天種了滿滿的玉米,他預期秋天會有好收成。但他擔心,萬一到時候市場上玉米大豐收,價格可能會崩盤,讓他血本無歸。於是,他在期貨市場先「賣出」等量的玉米期貨合約。
- 情況A:秋天玉米價格大跌。雖然他賣現貨的收益變少了,但他在期貨上的空頭部位卻獲利了,兩者正好抵銷,鎖住了他的利潤。
- 情況B:秋天玉米因天災而價格大漲。他賣現貨大賺,但期貨部位虧損了。雖然少賺了一點,但他成功規避了價格崩盤的風險。
看到了嗎?對沖的本質不是為了創造超額報酬,而是犧牲一部分潛在的超額獲利,來換取「確定性」,降低市場風險。
釐清三大觀念:對沖 vs. 避險 vs. 套利
在交易中,新手常常把這三個詞搞混,但對沖、避險、套利,這三者的區別其實很大:
概念
|
核心目的
|
操作方式
|
風險程度
|
舉例
|
---|
對沖
|
降低現有部位的風險
|
建立一個與主倉位負相關性的部位。
|
低。目標是減少虧損。
|
持有台積電股票,同時買進賣權。
|
---|
避險
|
在市場混亂時,資金尋求安全的停泊港
|
將資金轉移到被認為是「安全」的資產中。
|
極低。目標是保值。
|
股災來臨時,賣掉股票,買入美元或黃金。
|
---|
套利
|
利用不同市場間的價差來獲利
|
在一個市場買入,同時在另一個市場賣出同一種或相關性極高的資產。
|
理論上無風險,但現實中有執行風險。
|
發現A交易所的比特幣比B交易所便宜,立刻在A買入並在B賣出。
|
---|
簡單來說,對沖是你已經有部位了,怕它跌,所以給它買個保險;避險是感覺苗頭不對,先把錢抽出來躲到安全的地方;套利則是眼觀六路,發現有價差可以賺的機會。
延伸閱讀:
聽說「低買高賣」很賺?帶你輕鬆搞懂什麼是套利交易!
2025避險資產終極指南:怎麼買才真的避險?
想做外匯交易嗎?那你絕對要知道避險貨幣是什麼
戳破最大迷思:對沖等於穩賺不賠?
別以為對沖交易這麼好做,這是最致命的誤解!如果隨便一個交易方式就能讓你克服市場波動輕鬆賺大錢的話,那市場豈不是沒人在賠錢了?
請記住:對沖的過程是有成本的。在投資中,對沖的成本可能是買衍生品的權利金、交易手續費,或是因為對沖而錯過的潛在上漲利潤。
進行對沖從來不保證獲利,因為對沖是讓你的損失維持在可控制範圍。對沖是一種防禦性的投資策略,讓你在面對市場劇烈震盪時,不會一夕之間畢業離場。
給台灣投資人的四大對沖工具
釐清對沖的觀念後,我們可以思考,作為一個身在台灣的交易者,我們有哪些好用的金融工具可以來進行對沖?
這裡幫各位整理了四種最主流、也最容易接觸到的對沖工具:
對沖工具
|
運作方式
|
優點
|
缺點
|
適合對象
|
交易成本
|
---|
台指期貨 (TX)
|
賣出指數期貨合約,建立空頭部位,對沖大盤下跌的風險。
|
流動性極佳、交易成本相對低、槓桿高(這也是雙面刃)。
|
槓桿高,虧損可能無限;有到期日,需轉倉;需要保證金。
|
投資組合與大盤相關性高,且資金規模較大的投資者。
|
手續費、期交稅(十萬分之二)。
|
---|
台指選擇權 (TXO)
|
買進賣權 (Put Option),獲得在特定價格賣出指數的「權利」。
|
槓桿更高、最大虧損有限(就是你付的權利金)、策略靈活。
|
權利金有時間價值,會隨時間流逝;價格受波動率影響大。
|
想用較小資金對沖特定期間風險,且了解選擇權的人。
|
手續費、權利金、期交稅(千分之一)。
|
---|
反向ETF
|
買入與指數走勢相反的ETF,如「元大台灣50反1 (00632R)」。
|
無槓桿(或固定槓桿)、無到期日、可用證券戶直接交易,最親民。
|
有管理費、追蹤誤差;不適合長期持倉,淨值會因耗損而下跌。
|
剛入門,想簡單對沖大盤,不想碰衍生品的小資族。
|
證交稅(千分之一)、管理費、手續費。
|
---|
差價合約 (CFD)
|
透過券商平台,直接交易指數、商品或外匯的空頭部位,不實際持有資產。
|
交易標的多元(美股、黃金、原油)、槓桿彈性、可多可空。
|
非交易所標準化商品,有價差(點差);槓桿風險;需慎選平台公司。
|
對海外市場或商品有對沖需求,且能承受高風險的積極交易者。
|
點差、隔夜利息。
|
---|
如果你從未嘗試過當沖,這張表,就是你的武器選擇指南。沒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適合你當下情況的策略。一個持有大量台積電的投資者,跟一個滿手都是中小型股的人,適合的交易策略就會完全不同。
延伸閱讀:
可參考本站最全面也最詳細的外匯經紀商評測,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差價合約交易商。
實戰演練:如何對台積電該進行對沖?
實際操作一遍對沖,你會更了解對沖交易的核心思考。
假設:
你的投資組合:市值約200萬新台幣,其中70%(約140萬)是台積電股票,買在均價800元。
情境:
2025年7月,美國即將公布最新的CPI數據與利率決策,若數據不如預期,科技股將面臨回檔修正,台積電股價會受到衝擊,但同時又不想賣掉視為核心資產的台積電。
這種情況,該如何進行對沖?
方案一:ETF避險法
既然擔心大盤下跌,那就買進反向ETF來對做。
- 計算避險部位:台積電部位約140萬。為了完全對沖,理論上需要建立一個140萬的空頭部位。假設當下00632R的淨值是5元,需要買進 1,400,000 / 5 = 280,000 股,也就是280張。
- 執行對沖操作:小明直接用他的證券戶,在CPI公布前,買進280張00632R。
- 可能的結果:
- 市場如預期下跌5%:台積電股價下跌,持倉帳面虧損約 1,400,000*5% = 70,000 元。但00632R理論上會上漲5%,他的ETF部位獲利約 1,400,000*5% = 70,000 元。一來一往,成功鎖住資產價值。
- 市場意外大漲3%:台積電上漲,獲利約 42,000 元。但00632R下跌,虧損約 42,000 元。雖然沒賺到這波上漲,但也成功規避了「猜錯方向」的下跌風險。
ETF避險法的優點:簡單、不動用槓桿。
ETF避險法的缺點:無法精準對沖個股風險(00632R是追蹤台灣50指數,不完全等於台積電),且長期持有會耗損成本。
方案二:更精準的選擇權策略
如果想用更少的資金,達到更精準的槓桿避險效果,可以考慮買「賣權」。
- 選擇對沖工具:由於台積電佔大盤權重極高,可以透過買進「台指選擇權」的賣權來對沖。
- 執行對沖操作:假設當下指數在23000點,7月份的22800點賣權,權利金價格是150點。一口選擇權代表的契約價值約 22800 * 50 = 1,140,000 元(每點50元新台幣)。為了對沖140萬的部位,買一口賣權就差不多了。需要付出的成本(權利金)是 150 * 50 = 7,500 元。
- 可能的結果:
- 市場大跌至22500點:台積電虧損了,但賣權變成價內,價值暴增。假設漲到350點,選擇權部位從7,500元變成 350 * 50 = 17,500 元,獲利10,000元,部分彌補了股票的損失。
- 市場大漲:指數往上噴,他的賣權到期歸零,最大虧損就是他付出的7,500元權利金。但140萬台積電持倉卻享受了完整的上漲收益。
選擇權策略的優點:資金效率極高,用7,500元就保護了140萬的資產,且最大風險可控。
選擇權策略的缺點:操作複雜,需要理解時間價值、波動率等衍生品概念,否則權利金很容易被吃掉。
不只防守,主動出擊的對沖策略
如果你是一名高階的投資者,你應該會將對沖視為整體投資組合管理的一環,而不是偶爾才出現的操作。
在2025年的通膨與利率環境下
2025年的主旋律依然是「不確定性」。通膨數據雖然從高點回落,但依舊頑固,這代表高利率環境可能比預期維持得更久(川普叫聯準會主席鮑爾降息叫好幾次了都沒降)。
在這樣的投資背景下,對沖策略可以更大膽:
- 貨幣對沖:如果你的投資組合中有大量美國股票或以美元計價的基金,那麼你需要考慮美元匯率的風險。當聯準會政策轉向,美元可能走弱,這時可以透過外匯期貨或相關ETF,來對沖匯損風險。
- 商品對沖:黃金、原油等大宗商品,通常與股票市場的相關性較低,甚至在某些時期(如惡性通膨)呈現負相關。在投資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的商品ETF或相關資產,本身就是一種長期的、被動的對沖。
- 跨市場對沖:利用不同市場之間的強弱區別。例如,當你預期美股科技股(受利率影響大)可能回檔,但看好新興市場的傳產股價時,可以建立一個「做多傳產、放空科技股」的倉位。這就是專業對沖基金(Hedge Fund)常使用的「多空策略」。
對沖基金的妙用
對沖基金使用的交易策略五花八門,例如:
- 市場中性策略:建立一個多頭和空頭部位市值完全相等的投資組合,理論上可以完全不受大盤市場走勢影響,只賺取選股的超額收益。
- 全球宏觀策略:基於對全球總體經濟的判斷,在各國股票、債券、貨幣和商品市場中進行槓桿交易。索羅斯當年狙擊英鎊就是經典案例。
我們散戶雖然無法像對沖基金那樣操作,但理解這些人的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打開視野,認識到交易的多元形式。
對沖交易常見問題
什麼叫做對沖?
對沖是用另一筆與原部位價格走勢相反的投資來抵銷風險,讓整體淨風險降到可接受範圍,而非追求額外收益。
貨幣對沖是什麼意思?
當投資標的以外幣計價時,投資人可透過外匯遠期、期權或「貨幣對沖型」ETF 鎖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侵蝕報酬;這就是貨幣對沖。
台灣有對沖基金嗎?
台灣未開放本土對沖基金向一般大眾公開募資,但合格投資人可透過兩種途徑接觸:
1. 境外註冊的對沖基金經投信投顧通路募集
2. 本土投信以「私募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形式發行的絕對報酬策略產品
股票對沖是什麼意思?
持有股票時,可同時賣空相關期貨、買入看跌期權,或配置反向 ETF 來抵銷下跌風險,通稱股票對沖。
什麼叫做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是面向高淨值或專業投資人募集的私募基金,目標是「絕對報酬」。對沖基金可靈活運用做空、槓桿與各類衍生品來對沖或放大風險,並收取固定管理費與績效分成,但監管也較傳統公募基金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