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看到「CNY」「RMB」「CNH」這些術語,卻總搞不太清楚誰是誰?其實別擔心,這不只你一個人會混淆。尤其在做國際貿易、看外匯牌價或刷財經新聞的時候,這些縮寫常常輪番上陣,但背後的意思卻大有不同。
這篇文章就要帶你從資深外匯交易員的視角,一次搞懂 CNY 是什麼意思、RMB 的本質差在哪,還有 CNH(離岸人民幣)這個越來越常見的名詞,到底跟 CNY RMB 有什麼分別。

CNY、CNH、RMB 差在哪?一張表讓你秒懂人民幣的三種身份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狀況?查人民幣匯率的時候,網路上出現的是 CNY、CNH,有時候又寫 RMB,到底哪個才是真的人民幣?
其實這三個都是人民幣,不過用在不同場景、規則也不太一樣。下面這張表幫你從代碼、定義、市場、監管、匯率決定機制等角度,一次搞懂它們的差別。
比較項目 | 在岸人民幣 CNY | 離岸人民幣 CNH | 人民幣 RMB(通稱) |
---|
代碼 | CNY 是 ISO 國際標準代碼,正規有認證的那種。 | CNH 是市場習慣用法,不是官方標準,但國際交易常見。 | RMB 是「人民幣」的縮寫,就像你說英鎊會說 GBP 或 Pound 一樣。 |
定義 | 指的是在中國大陸內部交易和結算用的人民幣。 | 指的是在中國以外(例如香港、新加坡)流通的人民幣。 | 是人民幣的正式名稱,也就是「人民的貨幣」。 |
市場 | 市場主要在中國境內,由政府控制較多,規模也比較大。 | CNH 的市場是在國外,比較自由,近年交易量也快速成長。 | 是總稱,涵蓋所有人民幣交易市場,不論境內境外。 |
監管機構 | 由中國人民銀行(PBoC)和外匯局(SAFE)監管,規範嚴格。 | 主要是當地監管單位,比如香港的金管局(HKMA),PBoC 的干預比較少。 | RMB 是由 PBoC 統一發行和管理。 |
匯率決定機制 | 每天 PBoC 都會定一個中間價,然後在 ±2% 區間內波動,政策干預很明顯。 | 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浮動自由,比較反映全球對人民幣匯率的真實看法。 | 官方匯率是以 CNY 為準。 |
主要用途 | 適用於中國境內的貿易、個人消費、企業結算等。 | 常見於跨境貿易、離岸投資、對沖工具與金融產品。 | 總稱,不管用在哪個地方,大家都說這是「人民幣」。 |
對交易者/企業的特性 | 匯率波動小、比較穩定,但資金不能自由出入境。 | 匯率浮動大、風險高但靈活,是很多人拿來做外匯操作的工具。 | 想做中國市場,一定要搞清楚 CNY 跟 CNH 的區別。 |
什麼是 CNY?CNY 的意思其實不只一種
CNY 就是中國貨幣的「國際身份證」,全名叫做 Chinese Yuan(中國元),是根據 ISO 4217 國際標準所制定的貨幣代碼。簡單來說,它就是人民幣的官方英文縮寫,在國際金融體系中負責出場亮相的角色。
你打開銀行匯率表、用外幣刷卡、或看國際新聞時,只要看到 CNY,就代表這是針對中國貨幣的價格資訊。
CNY 的應用場景在哪?
主要是在全球用到中國貨幣的地方,例如國際貿易結算、外匯市場報價、財務報表、甚至跨境電商。只要是國際場景,就會用 CNY 這個貨幣縮寫,而不是 RMB。
別搞混:CNY 也可能是中國新年?
沒錯,在某些情境下,CNY 也會被當成 Chinese New Year(中國農曆新年)的縮寫。像你看到「Happy CNY!」或「CNY holiday」,那指的可不是貨幣,而是春節。所以看語境很重要!
RMB 是什麼?它跟 CNY 有什麼不同?
說白了,RMB 就是「人民的幣」,是「Renminbi」的拼音縮寫。在中國國內,這才是最正式的官方貨幣名稱。而「元」是人民幣的基本單位,也就是說 RMB 是貨幣的名稱,CNY 是它的國際代號,而「元」才是你口袋裡的那張百元鈔票的計價單位。
就像英國的貨幣叫做「Pound Sterling」,但大家講價格都說「Pound」;人民幣也是同樣邏輯。
RMB 常在哪裡用?
主要在中國國內。不管你是在便利商店買水,還是談論薪水收入,中國人說的幾乎都是「人民幣」或「RMB」,而不太會用 CNY 這種偏國際的稱法。

CNY 和 RMB 差在哪?一張表幫你看懂
特性項目 | CNY(Chinese Yuan) | RMB(Renminbi) |
---|
全名 | Chinese Yuan(中國元) | Renminbi(人民幣) |
---|
縮寫由來 | ISO 4217 國際貨幣代碼 | 中文拼音縮寫 |
---|
使用場景 | 國際貿易、金融交易 | 中國國內經濟活動 |
---|
常見符號 | CNY | RMB 或 ¥ |
---|
關鍵詞 | CNY是什麼意思、貨幣縮寫、國際代碼 | cny rmb分別、人民幣 國內使用 |
---|
一句話總結:CNY 像是「型號」,而 RMB 是「品牌名」。
那 CNH 又是什麼?離岸人民幣的用途你一定要懂
CNH 是「離岸人民幣」的縮寫,也就是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比如香港、新加坡、倫敦,所使用的人民幣版本。它的存在,是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手段。
CNY 跟 CNH 有什麼差別?
- CNY(在岸人民幣):中國境內流通的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控管,匯率比較穩定。
- CNH(離岸人民幣):中國境外市場流通的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由市場決定價格。
這兩個匯率有時候會出現「價差」,這對投資人來說不只是機會,也是風險。
實戰應用:交易者與企業如何應對 CNY/CNH 價差?
知道CNY 跟 CNH有什麼差別還不夠,最關鍵的是——怎麼把這些差別用在實際工作或投資操作上。畢竟,這兩種人民幣之間的價差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每天在變。對懂得觀察市場的人來說,這可是機會所在。
對進出口企業來說:少花一點、多賺一點,就是勝負關鍵
做外貿的人一定知道,錢從哪裡換、怎麼結匯,對公司利潤影響很大。簡單一句話總結:哪個市場讓你省比較多、賺得比較多,就選哪個。
出口商的情境(收美元)
如果這時候CNH 比 CNY 強(也就是 USD/CNH 匯率低於 USD/CNY),那你收進來的美元應該在離岸市場(例如香港)換成人民幣。因為同樣 1 美元,在 CNH 市場能換到比較多人民幣,等於你出口同一批貨,收入就變多了。
進口商的情境(付人民幣)
如果此時CNY 比 CNH 弱(也就是 USD/CNY 匯率高於 USD/CNH),你要用美元買人民幣來付款時,應該選擇在在岸市場操作。這樣可以用比較少的美元換到需要的人民幣,成本就壓得比較低。
💡 小提醒:每次結匯前,記得打開你們銀行的匯率工具,把 USD/CNY 跟 USD/CNH 的報價先比一比。結匯這一刀砍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利潤率。
外匯交易者來說:這不只是價差,是市場情緒的溫度計
對金融市場的人來說,CNY 和 CNH 的價差不是只是價格不同,它其實是一種訊號,一種可以拿來分析的市場情緒指標。
看價差,讀市場預期
CNH 是自由浮動的,市場供需說了算,所以通常它比 CNY 更快反映國際資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如果大家對中國景氣不看好,CNH 通常會比 CNY 跌得更快,這時候兩者價差會拉大;反之,如果情緒回溫,價差就會縮小。這種變化,就像幫市場量體溫的溫度計一樣精準。
找避險、找套利機會
有人民幣部位的投資人,可以用CNH 的遠期合約或期權來做對沖。如果價差一旦擴大到某個程度,理論上會出現套利空間(例如低買高賣),雖然因為中國的資本管制,要真的做起來會卡關,但機會還是值得關注。
注意風險反應差異
CNH 比 CNY 更容易對聯準會政策、地緣政治風險這些全球性事件作出反應。簡單說,市場一有風吹草動,CNH 就會先跳一下。所以如果你是外匯交易者,要記得:CNH 的波動性通常比 CNY 大,操作上得留意槓桿與風控策略。
這些操作聽起來好像有點進階,但只要你懂了人民幣的雙軌制度,其實就是在做「市場之間的選擇題」。懂得比較 CNY 與 CNH 的差異,無論你是企業還是投資人,都能在市場裡多一分主動權。
元、角、分怎麼算?人民幣的計價邏輯其實很簡單
別被這些縮寫搞混了,人民幣的基本單位叫做「元」,就像台幣的「元」一樣。而 1 元等於 10 角,1 角等於 10 分。
如果你在學中文時學過這個,那恭喜你,已經掌握人民幣最實用的基本知識之一了!
但是現在在實際交易中幾乎看不到「分」的使用,但這個制度還是存在的。
這就像我們很少用 1 分硬幣,但它仍然是新台幣的一部分。
中國貨幣簡史:從貝殼到人民幣
中國的貨幣發展歷史很長,從貝幣、布幣、銀錠,到近代銀元、法幣,再到現在的人民幣。1948 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正式發行 RMB 作為法定貨幣,並在 1955 年進行幣制改革。
過去人民幣兌美元曾長期維持在 1 美元兌 8.3 RMB,直到 2005 年才開始放寬匯率制度。現在的人民幣匯率是有管理的浮動制,會參考一籃子貨幣,不再單掛美元,這也是國際化的一部分。

總結一下:CNY、RMB、CNH 的實用對照表
名稱 | 定義 | 常見用途 | 特殊提醒 |
---|
CNY | Chinese Yuan,人民幣的國際代碼 | 國際貿易、金融報價、外匯交易 | 有時也代表「Chinese New Year」 |
---|
RMB | Renminbi,人民的貨幣名稱 | 中國國內日常生活與政策用語 | 包含「元、角、分」單位 |
---|
CNH | 離岸人民幣 | 中國境外的金融交易與結算 | 匯率浮動大、監管較鬆 |
---|
常見問題 FAQ
Q1:CNY 跟 RMB 有什麼不同?可以混著用嗎?
RMB 是人民幣的官方名稱,全名叫「Renminbi」,意思就是「人民的貨幣」。而CNY 是它在國際金融系統裡用的交易代碼(就像美元是 USD 一樣)。
打個比方,英國的錢叫 Sterling(英鎊),但國際上交易都用代碼 GBP,RMB 跟 CNY 的差別就像這樣。日常講話可以混用沒關係,但只要牽涉到金融交易、合約或銀行業務,記得用標準代碼 CNY,才不會出錯。
Q2:CNH 是什麼?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CNH 的全名是 Offshore Chinese Yuan,翻成中文就是「離岸人民幣」。這個名稱其實是市場自己創出來的,並不是什麼官方代碼。那個「H」代表的是 香港,因為 CNH 最早就是從香港開始的。
2010 年左右,中國政府想推人民幣國際化,但資本帳還沒開放,不能讓 CNY 自由跑出去,所以就搞了一套「境外專用人民幣市場」,這就是 CNH 誕生的背景。現在 CNH 已經成為很多國際投資人交易中國資產的工具了。
Q3:CNY 和 CNH 為什麼會有匯率價差?
這個問題問得好!雖然 CNY 和 CNH 都是人民幣,但它們其實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匯率當然也會不一樣。
來幫你拆解一下原因:
– 監管差很多: CNY 是中國人民銀行每天訂中間價,匯率波動很有限。CNH 則是由市場供需決定,匯率浮動自由,變化比較快。
– 市場參與者不一樣: CNY 的玩家是中國內地的企業跟居民;CNH 的玩家就多了,包含全球的銀行、基金、跨國企業。
– 反應市場情緒: CNH 更敏感。如果國際上對中國經濟不看好,CNH 馬上就反映出來了,貶值會比 CNY 快,這時兩者匯率就拉開來了。
所以你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匯率價差,其實就像一個市場情緒的體溫計,很值得交易者關注。
Q4:我和中國公司做生意,應該用 CNY 還是 CNH 付款?
這個就看你對方在哪裡,簡單對照如下:
1. 如果對方人在 中國大陸內部,那你幾乎一定得用 CNY 結算。因為資金要進入在岸市場,只有 CNY 才能走得通。
2. 如果對方在 香港、澳門,或其他國家地區,那你大多會用 CNH 來付款,因為這是離岸市場標準操作。
順帶一提,有些銀行或支付平台,其實不能直接幫你匯 CNY 到中國境內,它們會先把你的錢換成 CNH,再透過清算行轉換成 CNY。為了避免出錯,建議你匯款前先問清楚銀行或平台的流程與匯率報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