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手數是什麼?新手看這篇秒懂!

今年外匯市場真的超熱鬧!根據Reuters的報導,因為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很多避險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都在瘋狂買外匯選擇權。你知道嗎?光是歐元的選擇權,交易量就比去年多了一倍多,加拿大幣更是直接飆了兩倍多!芝商所的數據也很驚人,每天平均有70億美元的外匯合約在線上流動,手數創歷史新高,連開倉合約都破百萬張。
而且不只交易量大,市場的波動性也真的很有感。Bloomberg 引用JPMorgan的調查說,現在有超過四成的專業交易員覺得,最大的難題就是每天的價格波動,這比去年多很多。大家都在關注通膨、關稅還有地緣政治,這些因素都讓外匯市場的手數跟著水漲船高。
還有一個數據也很猛,MarketAxess 公布他們2月的外匯相關產品平均每天交易量有434億美元,比去年多了27%,比今年1月還多了11%。這代表什麼?就是越來越多人參與外匯市場,不管是避險、投機還是資產配置,大家都在搶著進場,手數自然就越來越大。
「手數」到底是什麼?

外匯手數(Lot)是什麼:交易單位定義
簡單來說,「手數」(Lot)是外匯交易中衡量買賣規模的標準化單位。它就像我們在超市買雞蛋時用的「盒」這樣的標準單位,不會說「我要三顆蛋黃」,而是「一盒蛋」。在外匯交易中,這個標準單位讓市場交易更有序、更有效率。
在外匯市場,我們交易的是貨幣對,例如歐元兌美元(EUR/USD)或美元兌日圓(USD/JPY)。「一手」通常代表100,000單位的基礎貨幣(Base Currency)—也就是貨幣對中位於前面的那個貨幣。例如,交易一手EUR/USD,就代表操作了10萬歐元的數量。
這個標準化的作用非常重要。想像一下,如果每個人都用自己喜歡的數量去交易,整個市場的報價和流動性管理會變得多麽混亂!「手數」的出現,讓外匯市場的交易更有序、更有效率。這不僅方便了我們這些投資者,對於提供流動性的銀行和經紀公司來說,也是必要的。這背後的邏輯,其實跟股票市場用「張」來做交易單位有點像,都是為了標準化。
為什麼外匯交易需要「手數」這個單位呢?

問得好!這主要是因為外匯的匯率價格變動,通常都非常非常小,我們稱之為「點」(Pip)。你想想,如果匯率只跳動了0.0001,你只交易1塊歐元,那賺的錢可能比夜市射氣球的獎品還不值錢,對吧?這種微小的變動,如果沒有一個較大的交易單位來聚合,對於實際的損益來說幾乎沒有意義。
所以,外匯交易需要用「手」這樣比較大的交易單位,才能把這些微小的價格波動放大到有感的盈虧。這就像我們用放大鏡看細小的文字一樣,「手數」就是那個放大鏡,讓原本幾乎看不見的價格變化,轉換成對我們帳戶有實際影響的金額。如果沒有「手數」這個機制,我們可能需要交易天文數字的貨幣單位,才能感受到市場的波動。
而且,你知道嗎?「手數」這個概念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多樣化。早期外匯市場主要是銀行間的交易,他們習慣用標準手這種大單位。後來隨著網路發達,零售外匯交易興起,為了讓我們這些小資投資者也能參與,才慢慢發展出迷你手、微型手這些更小的交易單位。這其實也反映了金融市場越來越親民化、普及化的一個趨勢,有點像以前買股票可能要整張買,現在有些地方可以買「碎股」一樣,都是為了降低門檻,讓更多人可以參與。
外匯的「手數」有哪些不同尺寸?標準手、迷你手、微型手差在哪?

說到「手數」的尺寸,其實就像我們去買衣服有分S、M、L、XL一樣,外匯交易的「手數」也有幾種常見的規格,讓不同資金規模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這種彈性對於新手來說尤其重要,因為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能或應該操作標準手這麼大的交易量。
我幫你整理一下,這樣比較清楚:
那「標準手」又是什麼意思呢?
「標準手」:這是最原始也最常見的規格,1標準手=100,000單位的基礎貨幣。例如,你交易1標準手的EUR/USD,就是買賣了10萬歐元。這通常是預設的「1手」的含義。許多經驗豐富的交易者或機構投資者,因為資金部位較大,或者追求更佳的執行價格(有時候大額交易的點差條件會好一點),會偏好使用標準手。
「迷你手」是不是就比較小一點?
「迷你手(MiniLot)」:顧名思義,就是比較迷你的版本。1迷你手=10,000單位的基礎貨幣,相當於0.1標準手。對於資金規模中等,或者已經有一些交易經驗,但又不想承擔標準手那麼大風險的投資者來說,迷你手是個不錯的選擇。
「微型手」聽起來更迷你了,是嗎?
「微型手」:又更小了!1微型手=1,000單位的基礎貨幣,相當於0.01標準手,或是0.1迷你手。很多新手都是從這個尺寸開始練習的喔!因為它對保證金的要求較低,每次交易的潛在虧損也小很多,非常適合用來熟悉市場和測試策略。
那奈米手又是什麼呢?
「奈米手(NanoLot)」:這是最小的了,1奈米手=100單位的基礎貨幣,相當於0.01微型手。不過,奈米手不是每家券商都有提供,算是比較特殊的規格。它適合那些只想用極小金額來體驗交易流程,或者對風險極度保守的投資者。
為了讓你更一目了然,我做個簡單的表格:
表1:外匯手數尺寸與單位對照表
手數類型
|
基礎貨幣單位
|
對應標準手比例
|
適合對象/情境
|
標準手
|
100,000
|
1手
|
經驗豐富者、機構法人、資金較大者
|
迷你手
|
10,000
|
0.1手
|
中階交易者、想降低曝險者
|
微型手
|
1,000
|
0.01手
|
新手入門、小額資金、策略測試
|
奈米手
|
100
|
0.001手
|
極小額風險測試、特定券商提供
|
交易的「手數」大小會如何影響我的賺賠?

「手數」大小和「點值」是怎麼連動的?
它們的關係可大了,簡直是「連體嬰」!你選擇的「手數」大小,會直接決定匯率每跳動一個「點」(Pip)時,你帳戶裡的錢會增加或減少多少,這個金額就是所謂的「點值」(PipValue)。
簡單說,手數越大,點值就越大;手數越小,點值就越小。這是一個非常直接的正比關係。
「點值」到底是啥?
「點」(Pip)是”Percentage in Point”的縮寫,它是外匯報價中最小的價格變動單位。大部分貨幣對,像是我們常聽到的歐元/美元(EUR/USD)、英鎊/美元(GBP/USD),通常是小數點後第四位就是1個「點」。例如,EUR/USD從1.0800漲到1.0801,就是漲了1個點。
點值計算公式與實例
對於標準情況(如美元計價帳戶交易EUR/USD),1標準手的每點價值約為10美元。但要精確計算任何情況下的點值,可使用以下公式:
點值 = 手數對應的基礎貨幣單位 × 一個點的小數值 × 當前匯率(若需轉換至帳戶貨幣)
實例計算: 以USD/JPY為例,假設匯率是150.00,交易1標準手(100,000美元):
-
一個點是0.01日圓
-
點值 = 100,000(基礎貨幣單位) × 0.01(一點的小數值) = 1,000日圓
-
如果帳戶是美元計價:1,000日圓 ÷ 150(當前匯率) ≈ 6.67美元/點
不同「手數」下,一個「點」的波動會差多少錢?

當然!我們用最常見的歐元/美元(EUR/USD)來舉例,假設現在匯率是1.0800,並且你的交易帳戶是用美元計價的。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報價貨幣是美元時),點值通常是這樣:
-
交易1標準手(100,000單位EUR):每波動1個點,點值大約是10美元。
-
交易1迷你手(10,000單位EUR):每波動1個點,點值大約是1美元。
-
交易1微型手(1,000單位EUR):每波動1個點,點值大約是0.1美元(也就是10美分)。
-
交易1奈米手(100單位EUR):每波動1個點,點值大約是0.01美元(也就是1美分)。
你看,同樣是波動10個點:
如果你是用標準手交易,可能就賺或賠了10×10=100美元。
但如果用的是微型手交易,可能就只是0.1×10=1美元的盈虧。
差別是不是很大?這就是為什麼選擇「手數」這麼重要!
為了讓你更清楚,我再整理一個表格:
表2:不同手數規模下的點值與盈虧範例(EUR/USD,假設美元為帳戶貨幣)
手數大小
|
交易單位
|
每點價值
|
波動10點盈虧
|
波動50點盈虧
|
標準手
|
100,000
|
$10
|
$100
|
$500
|
迷你手
|
10,000
|
$1
|
$10
|
$50
|
微型手
|
1,000
|
$0.10
|
$1
|
$5
|
奈米手
|
100
|
$0.01
|
$0.10
|
$0.50
|
這個表格直接顯示了,你選擇的交易手數,是如何像槓桿一樣放大或縮小市場波動對你帳戶的影響。
這裡要稍微深入一點跟你聊聊「點值計算」的細節。剛剛說的「1標準手EUR/USD點值約10美元」是個很方便的估算,特別是在你的帳戶是美元計價,且美元是報價貨幣(在EUR/USD中,USD是報價貨幣,EUR是基礎貨幣)的情況下。
但如果你交易的貨幣對不是這樣,或者你的帳戶不是美元計價,那精確的點值計算會稍微複雜一點。通用公式大概是:
點值=該貨幣對目前的匯率(如果需要轉換成帳戶貨幣的話)一個點的小數形式×手數代表的合約數量
例如,如果你交易USD/JPY(美元兌日圓),假設匯率是150.00,你交易1標準手(100,000美元),一個點是0.01日圓。那麼每點的價值就是(0.01×100,000)=1000日圓。如果你的帳戶是美元,你還要把這1000日圓換算成美元,就要再除以當時的USD/JPY匯率,也就是1000JPY/150.00(JPYperUSD)≈6.67USD。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頭昏?還好現在大部分的交易平台都會自動幫你計算好點值,或者提供點值計算機。但了解背後的原理,能讓你更清楚風險的來源。
除了點值,你也該了解另一個會影響你交易盈虧的關鍵:隔夜利息。你知道只因為持倉過夜,可能會被收(或賺)一筆利息嗎?
👉 點這裡學會怎麼看懂隔夜利息
所以,我可以說「手數」越大,交易「風險」就越高嗎?
完全正確!因為「手數」越大,代表每一點波動造成的帳戶金額變化就越大。這表示你的潛在獲利空間變大了,但同時,潛在的虧損風險也等比例放大了。這就像開車,速度越快,可能越早到達目的地,但也更容易出意外,而且一旦出意外,後果也更嚴重。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選擇適合自己的「手數」,是外匯交易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它直接關係到你的資金安全和交易心理。如果手數選得太大,超過了你的承受範圍,一點小小的市場反向波動就可能讓你壓力爆表,甚至做出錯誤的決策。
另外,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來看,雖然點差(Spread,買賣價的差價)本身是固定的點數,例如2個點。但這2個點的實際金額成本,也會因為你的手數大小而不同。交易微型手時,2個點的點差可能只是幾毛錢美金;但交易標準手時,同樣2個點的點差就是20美元了。雖然相對你的潛在盈虧來說,這個比例可能差不多,但對於剛開始練習、希望控制每一筆交易成本的新手來說,從小手數開始,也能讓點差的絕對金額影響降到最低。
我是外匯新手,應該怎麼選擇「手數」才安全?

我通常會建議新手,從最小的「手數」開始嘗試,例如0.01手(也就是微型手),如果你的本金稍微多一點,或許可以考慮到0.1手(迷你手),但初期真的不建議再大了,特別是如果你的本金沒有很多的話。
為什麼呢?因為「手數」越小,每一點波動影響的金額就越小(就像我們前面第三段算過的點值一樣)。這樣一來,即使你一開始判斷錯誤,看錯方向(這在新手中非常常見,連我現在都還會看錯啊!),實際的虧損金額也會比較小,比較不會讓你「一次畢業」或受到重創。
你可以把這些小額的虧損當作繳學費,從中學習經驗,調整你的交易方法和心態。這樣壓力才不會那麼大,也比較能保持客觀和冷靜,不會因為一次大賠就嚇到再也不敢碰外匯了。
選擇比較小的「手數」進行交易,對於「保證金」的需求有什麼影響嗎?

影響可大了!交易的「手數」越小,你開倉所需要的「最低保證金」就越少。這對本金不多的新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你不需要準備一大筆錢才能開始實際操作。
例如,在同樣的槓桿倍數下,交易0.01手所需的保證金,可能只是交易1標準手的百分之一。這樣你的資金運用會更有彈性,不會一下子就被一筆交易卡死大部分資金,也比較有空間去嘗試不同的貨幣對或策略(當然,初期還是建議專注在少數幾個主流貨幣對上)。同時,因為佔用的保證金少,你帳戶的「可用保證金」就會比較多,相對來說,距離被追繳保證金(MarginCall)的警戒線也會比較遠,心理壓力自然會小一些。
「手數」只是外匯世界的一個起點,還有像槓桿、保證金、點差等觀念,通通都是你該知道的!
👉 點這裡,新手外匯交易懶人包,幫你一次搞懂
關於外匯「手數」,新手最常問的5個問題是?
Q1:什麼是「手數」?怎麼計算?
在金融交易中,「手數」是表示交易單位的術語。每種金融商品的 1 手(Lot)代表的數量不同:
台股:1手 = 1,000股
黃金:1手 = 100盎司(以期貨計)
外匯:1標準手 = 100,000 基礎貨幣(如1標準手 EUR/USD = 100,000 歐元)
手數大小會影響保證金需求與盈虧幅度。
Q2:外匯交易的「手數」怎麼計算?要準備多少保證金?
外匯交易中的手數單位:
標準手(Standard Lot) = 100,000 基礎貨幣
迷你手(Mini Lot) = 10,000
微型手(Micro Lot) = 1,000
計算公式:
所需保證金 = 合約數 × 合約單位 × 匯率 × 保證金比例
例如你交易 1 手 EUR/USD,槓桿 1:100,匯率 1.10,則保證金約為 1,100 美元。
Q3:黃金的手數怎麼算?1手等於多少?
黃金交易(XAU/USD)常見於差價合約(CFD)或期貨中:
1手黃金 = 100盎司
若交易平台允許較小單位:0.1手 = 10盎司
盈虧計算方式:
盈虧 = (賣出價 – 買入價) × 每手盎司數 × 手數
Q4:有沒有外匯手數計算機?
有的!這些線上工具可自動幫你計算交易手數對應的:
每點價值(pip value)
保證金需求
損益點距(止盈/止損)
槓桿計算
推薦工具:
Myfxbook Position Size Calculator
Babypips Calculator
Q5:在 TradingView 上怎麼設定「手數」或計算倉位?
TradingView 本身不執行交易,但可透過腳本(Pine Script)或整合券商 API 設定倉位大小與風險。若連接如OANDA、FXCM等帳戶,可根據手數顯示模擬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