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EX LOGO

XREX 評價(2025):新興交易所真相,合規與台灣市場的矛盾

整體評分 5.5/10

本文聚焦於 XREX,XREX是一家起源於台灣、以資安與合規為核心定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在市場中具有相對獨特的角色。文章將從金融市場與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切入,特別關注台灣與香港用戶的實際操作情境,分析其產品設計與服務特色,同時指出在流動性與交易成本上的結構性不足。目標是提供一份全面且專業的評估,協助讀者更清楚判斷 XREX 是否符合自身的投資需求與風險承受能力。

支援幣種數量

120+

最大槓桿

1:3

現貨手續費(掛單/吃單)

0.2% / 0.2%

XREX 優點

XREX 缺點

詳細評分

流動性
1 /10
安全性
1 /10
幣種豐富度
1 /10
費用
1 /10

目錄

詳細評測

交易所總覽

項目說明
成立年份2018年
總部台灣台北
支援幣種數量120種幣對
最高槓桿3倍(信用交易)
出入金管道台幣銀行轉帳、美元銀行電匯、加密貨幣提領/充值
現貨手續費0.2% / 0.2% (最低等級)
合約手續費不支援合約交易
跨資產(外匯、股票等)不支援外匯、股票等非加密資產交易
支援功能網格機器人、信用交易、BitCheck、模擬交易、抵押借貸、
服務地區全球超過100國,尤其深耕新興市場。支援台灣、香港用戶(USD)
支援語言繁體中文、英文(官方網站與 App)
中文客服支援,但服務時間有限且回應較慢

公司背景

XREX 創立於 2018 年,由黃耀文(Wayne Huang)和蕭滙宗(Winston Hsiao)共同成立。黃耀文有深厚的資安背景,早年創辦的阿瑪科技最後被美國上市公司 Proofpoint 收購;蕭滙宗則曾經營過台灣早期的比特幣交易所 BTCEx-TW。從這樣的組合來看,一個懂資安、一個懂金融,市場自然對 XREX 抱有期待,希望它能兼顧安全與發展。但現實是,這些期待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完全兌現。

品牌名稱「REX」來自拉丁文「王者」,一開始喊出的願景是進軍印度和東南亞,鎖定跨境支付市場,解決美元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把自己定位成「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的橋樑」。這種定位聽起來很有野心,但實際落地的效果有限。XREX 在台灣的知名度的確高,但一旦放眼海外,能見度就明顯下降,跟幣安、OKX 這些大所完全不在同一個層級。

在台灣,XREX 努力塑造「合規」形象。總部設在南港,積極參與虛擬通貨公會,也主動向金管會提交洗錢防制聲明。然而,合規並不代表沒有問題。2025 年 7 月,金管會依舊開出 102 萬元罰單,理由是「遺漏疑似洗錢交易調查」和「未對高風險客戶加強審查」。這樣的處分無疑打擊了它「合規先行」的招牌,也讓人質疑:XREX 的內控與風控能力,是否真的像它宣傳的那樣穩固。

XREX 官方網站(1)

安全性評比

XREX 一直把「安全」當成自己的核心賣點,這和創辦人黃耀文本身的資安背景有關。從技術和制度層面來看,它的確做了不少防護措施,比如成為台灣第一家同時以交易所和金融機構身分取得 ISO 27001 認證的業者。甚至在 FTX 崩盤時,XREX 沒有受到波及,常被拿來當作風控穩健的例子。

不過,從用戶角度來看,這種「不斷強調安全」的策略,反而會讓人多想。畢竟,認證只是說明流程符合標準,不代表能完全防止風險。更何況,過去也有拿過類似認證的金融或加密機構,最後還是出現資金挪用或流動性問題。換句話說,XREX 用這些標籤來建立信任,對部分投資人來說,可能並不足以完全放心。

在資產管理上,XREX 採用冷熱錢包混合,提供 2FA 等帳戶安全工具。這些做法看起來穩健,但其實只是產業的標準配備,並不是特別突出的保障。更大的疑問在於,如果真的發生系統性風險,這些措施能不能真的保護到用戶資產?目前沒有任何案例能證明。

XREX 也想靠「透明度」來和其他平台做出區隔,比如用默克爾樹演算法推出資產總數證明,理論上比一般的 PoR 更可驗證,用戶還能在 App 上直接查自己的資產是否有被算進去。但現實是,大多數人沒有技術能力,也沒有意願去驗證,最後還是只能「相信平台自己說的」。換句話說,它改善了 PoR 的不足,卻沒真正解決「用戶過度依賴平台」這個結構性問題。

用戶評價與實測口碑

從台灣社群(像 PTT、Dcard)到國際評測網站,對 XREX 的評價始終分歧。有人認為它的確有在地優勢,像能直接用台幣出入金、和銀行合作,甚至在 FTX 崩盤時毫髮無傷,這些都成了支持者眼中的亮點。但如果去翻更多討論,焦點其實落在交易體驗的問題上,這也是不少人最後選擇退場的原因。

XREX Dcard評價

負面回饋並不少見。最常被點名的問題是幣種不足,想要分散配置的投資人會覺得選擇有限。其次是費用偏高,現貨手續費 0.2% 起跳,和幣安、OKX 這類大所相比,競爭力明顯不足。流動性更是被批評的重點,有人實測發現,即使在 BTC/USDT 這樣的主流交易對,市價單滑價竟能達到 8.88 USDT。對高頻或大額交易者來說,這就等於額外的隱性成本,難免讓人卻步。

XREX Traders Union 評價

客服體驗同樣被不少人吐槽。XREX 的客服僅限工作日,回覆速度偏慢,有時甚至要等超過十分鐘才有人回應,而且專業度也有人打問號。對使用者來說,這樣的落差和它一直強調的「合規、安全」形象並不相符。

放眼國際評測平台,情況也稱不上理想。Traders Union 的分數只有 3.8/5,Trustpilot 更只有 3.7/5,而且評論數量稀少,顯示國際用戶基礎有限。更讓人尷尬的是,Trustpilot 甚至在頁面上直接標註「可能涉及高風險投資」,對海外投資人而言,這會進一步拉低信任感。

整體來說,XREX 靠著資安背景和本地化經營在台灣確實站穩腳步,但問題也很明顯。幣種不足、流動性有限、費用偏高,加上客服體驗不佳,這些短板在和國際主流交易所比較時,差距更顯得突出。換句話說,現在社群裡的負面觀感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長期累積下來的實際感受。

XREX Trustpilot 評價

交易成本

老實說,XREX 在國際交易所的競爭裡,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產品缺什麼功能,而是手續費太貴。它的 VIP 等級制度看起來和其他平台差不多,但對一般剛進來的新手或交易量不大的散戶來說,掛單和吃單費率直接就是 0.2%。和幣安、OKX 這些大所相比,差距很明顯。換句話說,還沒開始賺錢,成本壓力卻很大。

如果往上看,雖然等級越高費率會下降,但門檻真的不低。你得在 30 天內交易量超過 6 萬美金,費率才會從 0.2% 掉到 0.18%;要壓到 0.05%,居然要 1,500 萬美金的量。這幾乎是針對機構或高頻玩家設計的,對大部分散戶來說沒有優勢。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的理解是,XREX 把資源放在資安、法遵和法幣出入金上。它不像幣安靠龐大的交易量去分攤成本,而是把這些合規和監管開銷轉嫁到用戶的手續費裡。說白了,用戶其實是在為「合規安全」買單。只是問題在於,多數散戶真正關心的還是低費率,不一定會因為你一直強調法遵就願意多付錢。

XREX 官方網站(2)

在出入金費用方面,XREX 也呈現類似矛盾。

  • 台幣入金:雖然免費,但出金仍要收取固定的 15 元新台幣轉帳費,對於頻繁小額操作的人來說,會覺得不划算。
  • 美元出入金:採用比例收費。入金為 0.05%(最低 8 美元、最高 300 美元),出金則為 0.1%(最低 30 美元、最高 300 美元)。對小額用戶來說,最低手續費相對過高;對大額用戶而言,雖然有上限,但依然比國際交易所顯得不夠有競爭力。
  • 加密貨幣提領:則依照幣種與鏈路浮動,例如 USDT 約落在 2.5 至 5 USDT。這筆費用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並非最高,但也不是最友善。

支援的幣種與流動性

就我實際觀察,XREX 支援的加密貨幣種類算是有限。雖然官方資料寫著大概有 120 個現貨交易對,但和國際大所動輒上千種相比,差距還是很難忽視。這不單純只是「數量比較少」的問題,而是反映出它的經營思路──平台刻意不上架高風險、波動大的新幣,把焦點放在合規。某些投資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比較穩,但如果你追求多樣化配置,這就會成為一種限制。

至於流動性,反饋其實不太好。像 BTC/USDT 這麼主流的交易對,用市價單下去還是容易遇到滑價,等於平白增加交易成本。這種情況在其他交易所也會發生,但如果連核心交易對都經常出現,就會讓人懷疑它的市場深度和訂單簿結構是不是有問題。換句話說,大額單很可能沒辦法在合理價格快速成交,對專業交易者來說就是硬傷。

從這些跡象來看,XREX 的定位似乎並不是要和大所競爭零售交易流量,而是更靠近跨境支付或 B2B 業務。它的流動性配置給人的感覺,就是在服務特定的企業需求,而不是滿足一般散戶的活躍交易。如果接受這樣的設定,或許可以理解它的選擇,但和國際主流交易所相比,差距依然明顯。

提供的交易功能

  • 網格機器人:XREX 有多種網格機器人,包括現貨網格機器人與信用交易(槓桿)網格機器人,能在設定的價格區間自動買賣幣種
  • 屯幣寶:未提供
  • 跟單:未提供
  • 放貸:未提供
  • API:未提供
  • 跨資產交易:未提供

XREX 一直強調自己有很多功能,想要給不同層級的用戶一個「一站式」的體驗。可是真的用下來,會發現不少設計看起來新鮮,但實際上未必有競爭力。

最明顯的是交易功能。它的核心還是現貨,只多加了最高三倍的信用交易。官方把這定位成比合約安全的替代方案,但三倍槓桿對專業交易者來說根本不夠用;而對新手而言,因為覺得「只有三倍不算多」,反而可能低估了風險。這樣的設計既沒抓住專業用戶,也不算真的保障新手。

再來是自動化工具。XREX 推了網格交易機器人,有做多、做空跟中性三種模式,行銷上說能「自動抓震盪」。問題是,只要市場走單邊,網格就會一路虧損。我有看到用戶分享,模擬單裡可以賺,但一丟到實盤就完全不行。平台雖然有風險提示,但在實際介面裡,最吸睛的還是「自動獲利」這幾個字。這會讓新手很容易誤判。

BitCheck(數位支票)算是它比較特別的功能,主打跨境支付時能降低對手風險,只有雙方都履約才會付款。聽起來不錯,但實際用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交易者寧願直接轉 USDT,因為 BitCheck 多了幾個步驟,要等的時間也長,效率完全不符合市場需求。

模擬交易也有點類似。它的確能幫新手熟悉流程,但模擬市場和真實市場差太多,特別是在流動性、滑點甚至心理壓力上。很多人覺得自己在模擬裡很穩,但實際下單後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

整體來說,XREX 的功能很多,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對散戶來說,有些功能甚至可能誤導;對專業交易者來說,則缺乏深度。用戶真正關心的低費率和流動性,它卻沒有解決。

跨資產交易功能

XREX 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只做加密貨幣」這條路上。它不碰外匯、股票,也沒有期貨這類傳統金融商品。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專注或許算是優點,至少方向很清楚。但換個角度看,這也等於綁住了它的發展空間。現在很多大型平台都在走「一站式服務」,希望投資人能用同一個帳號同時交易加密資產、股票,甚至是外匯。跟這些平台相比,XREX 的產品線就顯得單薄了一些。對我觀察到的多數投資人而言,他們追求的是多元配置,而不是只能單一市場操作。這也讓 XREX 在吸引力上打了折扣,未來要擴張市場,恐怕難度不小。

XREX 網格機器人

出入金流程與實測體驗

在台灣和香港,XREX 的出入金方式差異蠻大的,使用體驗也各有限制。

對台灣用戶來說,最常見的管道就是用台幣直接出入金。流程很簡單,先在 App 綁定自己名下的銀行帳戶,再透過網銀或 ATM 轉帳完成入金。這個方式不收手續費,速度也算快。不過,它不支援臨櫃或第三方支付,用戶只能照平台指定的流程走。合作銀行目前只有遠東商銀和凱基銀行,看起來是強調合規,但也讓整體選擇變得單一。至於美元電匯雖然能用,但要付入金 0.05%、出金 0.1% 的費率,對小額投資人來說,這種成本其實不算輕鬆。

香港用戶的情況更受限。平台不支援港幣出入金,只能透過美元電匯,處理時間一般要一到三個銀行工作天。而且帳戶必須和 KYC 文件同名,連 Wise 這類跨境支付工具都不被接受。對習慣用本地支付的香港投資人來說,這樣的設計確實不太方便。

比較特別的是,從 2025 年 7 月 31 日開始,XREX 規定新用戶必須先完成身份驗證,並且在平台上活躍至少六個月,才有資格開通加密貨幣的提領功能。官方說法是要防止詐騙,避免平台被利用來洗錢或轉移資金。聽起來合理,但從用戶角度看,這等於直接犧牲了新戶的便利性。特別是那些只是想先測試功能的人,很可能因此很快流失。XREX 一直把「安全」放在效率之前,這確實符合它的風格,只是市場能不能接受,還得再觀察。

客服品質與使用者支援

  • 介面/客服語言:繁體中文和英文
  • 客服效率:平均回覆時間 6.5 小時/天

XREX 提供多種聯繫管道,包含 Live Chat、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以及台灣在地電話(02-2721-1811)。表面上看起來相當完善,但實際使用後的體驗卻讓不少用戶感到落差明顯。

1. 回應速度

XREX 的客服並不是全天候,只有在工作日的固定時段才有人在線。這意味著如果你在晚上或假日遇到問題,幾乎只能乾等。就算在服務時間內,也常常要等超過十分鐘才有人回覆。對一些急著解決交易或出入金問題的用戶來說,這樣的延遲會讓人覺得平台不夠可靠。

2. 專業度不足

基本的帳號操作或一般 FAQ,客服還算能應付。但一旦問題牽涉到技術層面,或是資金相關的複雜狀況,回覆就會顯得模糊,甚至只給出「再等等通知」這類答案。對用戶來說,這幾乎等於問題根本沒被解決。

3. 結構性原因

觀察下來,這其實跟 XREX 的資源配置有關。公司把重心放在資安、產品開發和合規上,客服自然就不是優先項目。這樣的策略在企業端或許合理,但對一般散戶而言,就會直接感受到體驗上的落差。

XREX 註冊(1)

平台特色與差異亮點

XREX 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傳統金融與區塊鏈金融的橋樑」。在台灣的交易所裡,這樣的說法算是少見。它的重點不在於提供多少幣種,而是強調資安與合規,把企業等級的風控經驗搬到一般投資人身上。這個方向聽起來很清楚,但問題在於,對散戶來說,真正重要的還是手續費、幣種選擇和流動性。「橋樑」這個定位,更像是一種品牌形象,而不是能直接說服用戶的競爭優勢。

XREX 的品牌幾乎是用「安全」兩個字撐起來的。團隊本身有資安和金融背景,也拿過 ISO 27001 認證,甚至在加拿大、新加坡申請過監管牌照,還推出過默克爾樹的「資產總數證明」。這些聽起來很有份量,但問題在於它們能被驗證的程度有限。ISO 認證和 PoR 可以證明流程有依循標準,卻不能保證平台不會有流動性或內控問題。加密產業過去也發生過不少「披著合規外衣卻爆雷」的例子,這讓投資人很難完全信任。某種程度上,XREX 越是強調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品牌核心就會最先被質疑。

在地化是 XREX 的另一個特色。它在台灣設有辦公室,支援台幣出入金,也做了反詐騙工具和教育課程,這些對於強化「合規」形象確實有幫助。但如果從交易所的競爭角度來看,這些優勢仍舊不足以彌補劣勢。幣種不多、手續費偏高、流動性不足,這些才是散戶每天會遇到的問題。換句話說,XREX 把資源放在合規和品牌,卻沒在交易體驗的核心環節上和國際大所拉開差距。

總結與選擇建議

XREX 在市場上的定位相對特殊:它在安全與合規上的確投入很多,但在交易成本與產品功能上相對弱勢。這種「優劣勢分明」的特徵,讓它只適合部分族群,而不是大多數散戶。

新手用戶

XREX 對新手來說,最大的優勢在於台幣出入金算是方便,模擬交易功能也能降低學習門檻。問題是,手續費偏高、流動性不足,實際下單時常會遇到滑價。對小額投資者而言,體驗很容易變成「成本大於收益」。如果只是想小額試水溫、買些主流幣,或單純練習流程,還算能用。但要是期待低成本學習,很快就會發現落差。

合約交易者

對於習慣操作高槓桿合約或進階衍生品的交易者,XREX 幾乎沒有吸引力。平台僅提供最高 3 倍的信用交易,無論是做策略操作還是避險,都顯得不夠力。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合約玩家,幣安或 Bybit 這類國際大所才是真正的選項,XREX 在這塊完全缺乏競爭力。

長期投資者

XREX 在安全和合規上的投入,對於重視法幣出入金、主要持有主流幣的用戶來說算是一種方便。但這種「安全背書」未必能真正轉換成信任感。再加上費率高、產品線單一,對於習慣跨平台配置資產的長期投資者來說,吸引力有限。若只是想單純存放資產、偶爾交易,XREX 還可以。但如果你同時在意低費率和靈活度,國際大所仍然是更好的選擇。

註冊流程教學

Step 1:選擇帳戶類型

下載並開啟 XREX App 後,首先需要選擇要開立「個人帳戶」或「企業帳戶」。大部分一般用戶選擇個人帳戶即可;若是公司或組織,則需準備額外文件以開立企業帳戶。

XREX 註冊(2)

Step 2:驗證手機號碼

系統會要求輸入手機號碼並收取簡訊驗證碼。這是基礎安全設定,必須先完成。

XREX 註冊(3)

Step 3:驗證電子郵件

輸入電子郵件地址並完成驗證。之後系統會透過這個信箱與你聯繫,因此務必要輸入常用的信箱。

XREX 註冊(4)

Step 4:填寫居住國家與國籍

接著選擇目前的居住地與國籍。這一步會影響可用的服務範圍與適用的合規規定。確認後需要同意服務條款才能繼續。

XREX 註冊(5)

Step 5:輸入基本個人資訊

填寫與證件一致的個人資料,包括身分證號碼、姓名、出生日期等。建議直接使用 App 的掃描功能上傳官方文件,以避免輸入錯誤。

XREX 註冊(6)

Step 6:身份驗證(KYC)

完成基本資訊後,帳號狀態仍顯示為「未驗證」。要啟用完整功能,需依序提交:

  1. 基本資料:包含開戶目的與職業狀態。
  2. 身分證明:上傳政府核發的證件(身分證或護照),並進行一次人臉辨識。

官方審核通常需要 1 至 3 個工作天。

XREX 註冊(7)

Step 7:補充財務與用途資料

最後需回答幾個合規問題,例如就業狀態、預計使用的產品(交易、支付、投資等),以及資金來源(薪資、投資回報、贈與或退休金等)。這些資料是反洗錢法規的要求,填寫後才能完成驗證流程。

加密貨幣交易所評測封面圖
最多人觀看

2025 最新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

不知道哪家加密貨幣交易所最適合你?本站整理了多家交易所的完整評測,幫你快速比較手續費、安全性與交易功能。

常見問答FAQ

  • 在台灣用 XREX 合法嗎?

    是合法的。XREX 的台灣子公司「鏈科股份有限公司」有向金管會送交《洗錢防制法》的遵循聲明,是少數有正式法遵身份的業者之一。雖然之前因流程問題被裁罰過,但這反而證明它確實在監管範圍內,不至於有「黑市平台」的疑慮。

  • 台幣要怎麼出入金最方便?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銀行轉帳。入金不用手續費,而且通常能即時到帳;出金的話,每筆要收 15 元新台幣。操作上必須綁定自己名下的銀行帳戶,透過網銀或 ATM 才能進行。對於小額、頻繁操作的人來說,這筆出金費用累積下來還是會有感。

  • XREX 有沒有涉及台灣稅法?

    這涉及法律和稅務問題,還是建議問會計師。不過從公開資訊來看,用 XREX 做美元出入金,可能會被認定成「境內收入」,這和很多人用海外交易所時常見的「境外收入」不太一樣。在報稅時可能會有差異,需要特別留意。

  • 香港能用 XREX 嗎?

    可以用,不過限制不少。香港用戶只能透過美元電匯來入金或出金,通常要等 1 到 3 個工作天。因為沒有本地化的港幣管道,使用上方便性差了一點。

  • XREX 支援港幣嗎?

    不支援。目前只開放台幣和美元的出入金。對香港或其他地區的投資人來說,選擇明顯不夠靈活。

  • XREX 有合約交易嗎?

    沒有。XREX 只提供現貨交易,另外加上最高 3 倍槓桿的信用交易。對習慣高槓桿合約的交易者來說,基本上沒有能用的選項。

  • XREX 到底是什麼?

    XREX 是一家台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主打合規和資安,也支援台幣出入金。但要拿來和幣安、OKX 這些國際大所相比,不管是交易量還是幣種數量都差距明顯。散戶在這裡雖然能完成基本操作,但整體功能有限,用起來難免覺得受限。

  • XREX 是不是詐騙?

    XREX 本身是合法公司,也有台灣的實體客服電話,不能直接說是詐騙。但為什麼這個問題經常被搜尋?主要是因為使用體驗和期待有落差。常見的抱怨包括:手續費偏高、出入金偶爾卡住、客服回覆慢,甚至有人覺得操作過程被「收割」。所以它不是典型詐騙,但如果你對風險特別敏感,還是要多加小心。

  • XREX 的手續費是多少?

    XREX 用的是 VIP 等級制度。新用戶一開始掛單、吃單都要收 0.20%。交易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慢慢下降,最低能到 0.05%。問題是,要達到最低等級,30 天內得有 1,500 萬美元的交易量,基本上只有機構或大戶才做得到。對多數散戶來說,費率就是偏高,和國際大平台比起來競爭力不足。

更多XREX精選好文
外匯經紀商排名
品牌
評分
詳細評測
1. Moneta Markets
10/10
2. Vantage FX
9/10
3. Avatrade
8.7/10
4. Mitrade
8.3/10
5. TMGM
8/10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目錄

真的要放棄優惠嗎?

這個 50% 獨家入金禮物 錯過後可能不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