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X 的手續費雖然看起來只是小數點後幾位,但對長期交易的人來說,卻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吃掉報酬的隱形成本。
以我們實際操作的經驗來看,要讓交易策略真正穩定獲利,第一步一定是先控管 OKX 手續費。這篇文章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搞懂手續費結構,並分享 5 個實際能降成本的技巧,幫你在報酬率不變的情況下,把淨利拉到更高。

一、先拿優惠開好局:新戶紅利是省手續費的第一步
如果你是第一次用 OKX,一定要先把開戶紅利領起來。只要透過官方邀請連結註冊,就能拿到最高 20% 的手續費折扣,還有最高 1 萬美元的加密盲盒獎勵,等於一開始就幫你省下一筆。
簡單說,這就像平台先幫你「墊」掉部分交易成本,讓你在起跑線上就比別人更有優勢。
我們的建議很簡單:先領紅利,再開始交易。
只要這一步做對,前 30 天的費用幾乎能省下一大筆,報酬率也會自然地往上走。
二、理解 Maker/Taker 制度:用限價單吃到 OKX 手續費價差
OKX 採用業界主流的 Maker/Taker 雙軌制手續費架構。
交易類型 | Maker(掛單) | Taker(吃單) |
---|
現貨交易(VIP0等級) | 0.08% | 0.10% |
---|
簡單說,掛單 (Maker) 提供流動性,吃單 (Taker) 消耗流動性。因為 Maker 對市場深度有貢獻,所以 OKX 給予更低的掛單手續費。
我們團隊實測發現,只要養成「盡量用限價單」的習慣,就能長期省下約 15% ~ 20% 的 OKX 手續費支出。這是最簡單、零風險的降費技巧:只要掛單成交,就能自動享有 0.02% 的費率差。

三、衍生品市場:OKX 手續費最低的地方
如果你主要玩合約或期權,那 OKX 絕對是手續費相對友善的選擇。
在合約交易中,OKX 採用掛單(Maker)和吃單(Taker)兩種費率,分別是 0.02% 和 0.05%。
舉個例子,一筆價值 0.01 BTC 的交易,假設當時 BTC 價格是 2 萬美元,成交後大約要付 2,000 USDT 保證金,手續費大概幾美元上下,會隨市場波動略有不同。
那期權的費用又怎麼算呢?
OKX 採用一個看起來複雜、但其實很合理的算法:「取手續費率計算值與 7% 上限之間的較小值」。
簡單來說,費率最低從 0.02% 起算,而且當市場波動大時,費用會自動調整,確保不會被過度收取。
如果遇到強制平倉,平台也會另外加收 0.01% 的小額費用。
整體來看,OKX 的衍生品手續費算是相當透明、且結構清楚。
對於做槓桿、期權套利或量化策略的交易者來說,這樣的費率不僅好預測,也能更精準地控制交易成本。

四、持有 OKB:讓費率自動打折
還沒到 VIP 等級也沒關係,OKB 平台幣 就是你的降費捷徑。
OKX 的一般用戶可以根據持幣數量拿到不同程度的折扣:
用戶等級 | OKB 持有量 | 手續費優惠 |
---|
LV2 | 100 顆 | 約 5% 折扣 |
---|
LV3 | 300 顆 | 約 10% 折扣 |
---|
LV4 | 500 顆 | 約 15% 折扣 |
---|
對交易量中等的使用者來說,配置一些 OKB 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能拿到分紅回饋,還能自動降低交易費率,算是一種「被動省錢」的方式。
在我們的測試帳戶裡,只靠 OKB 折扣,一個月就能比原始費率少付好幾十美元的手續費。
五、衝刺 VIP 等級:OKX 手續費的終極折扣
對於資金或交易量較大的專業交易者,升級 OKX VIP 等級是最有效的降費手段。
OKX 設有「雙門檻」制度,只要達成其中之一即可晉級:
1️⃣ 近 30 天交易量達指定金額
2️⃣ 帳戶資產達一定規模
達到 VIP 後,不僅享有更低 OKX 手續費,還能獲得 API 權限提升、專屬經理支援、以及撮合優先權。
這些條件對高頻或套利策略來說,都是直接提升報酬率的實質優勢。

非交易成本詳解:入金、提幣與內部轉帳的實戰技巧
大部分人提到 OKX 手續費,腦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掛單(Maker)和吃單(Taker)的費率差。
但真正在實戰中,更容易吃掉報酬率的,其實是那些「看不太出來」的費用——像是入金、提幣、或資金轉帳時的小花費。
我們在分析費率結構的時候就發現,這些零碎的支出看似不多,長期累積下來,會讓資金效率出現明顯差距。
入金成本:零手續費,不代表真的零成本
OKX 在虛擬貨幣入金的部分,確實標榜「零手續費」。
意思是說,如果你是從自己的冷錢包或其他交易所轉幣進來(像 USDT 或 BTC),平台本身不會多收一毛錢。
對那些常在不同平台之間移資金的人來說,這一點的確能省下一筆固定開銷。
不過,要是你選擇用信用卡(Visa 或 Mastercard)在平台上直接買幣,就要注意了。這筆費用不是 OKX 收的,而是由發卡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商決定,費率會隨通道、幣種、甚至匯率波動而變。
我們常遇到一些新手忽略這件事,結果幾次入金下來就多付了幾十美元。
所以,在刷卡買幣之前,記得先看清楚「通道費」和「匯率換算」,這樣可以幫自己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提幣手續費:關鍵在於你選的鏈
當你要把資金從 OKX 提出來時,就會遇到「提幣手續費」。
這筆錢其實不是給 OKX 的,而是付給區塊鏈上的礦工,用來處理和確認你的交易。
費用高低主要看你選哪條鏈。以 USDT 為例,如果走 TRC-20(Tron 鏈),費用通常只要幾毛美金;但如果選 ERC-20(以太坊鏈),在網路壅塞時可能要十幾甚至三十美元。就連 BTC 提幣也會有差異,目前大約是 0.00002 BTC;USDT 提幣的費用則落在 0.03 到 2 美元之間,會隨鏈上流量變動。
我們自己在操作時,幾乎都會優先選 TRC-20。
原因很簡單——它速度快、費用低,對經常進出金的交易者來說,性價比真的高太多。
內部轉帳:零成本又省時間的資金調度方式
除了鏈上提幣,OKX 也有提供「內部轉帳」這個功能。
這能讓你在不同帳戶間(像主帳戶、子帳戶、策略帳戶)或其他 OKX 用戶之間轉資金,全程免手續費,而且幾乎是秒到帳。
對高頻交易者或跨平台套利的人來說,這功能超實用。
畢竟鏈上轉帳除了要付礦工費,還得等區塊確認,有時一筆交易要等幾分鐘甚至更久。
用內部轉帳就完全不用等,還能避免多餘的支出。
我們在操作多市場套利時也常這麼做:
用內部轉帳快速挪資、調整倉位,或在不同策略帳戶間靈活調度。
一句話總結:能內轉就別上鏈,能秒到就別等區塊。
這不只是省錢,更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的關鍵。
市場橫向對比:OKX 手續費在競爭中的位置
要知道 OKX 手續費 在市場上到底算不算划算,就得拿它和幾個主流交易所來比一比,像是幣安(Binance)和 Bybit。光看數字沒意義,重點是要看它們在折扣機制、費率結構、以及使用門檻上的設計差異。
OKX vs. 幣安:平台幣折扣機制的差異
幣安的現貨交易費率設定得相當直白,Maker 和 Taker 都是 0.1%。
不過,只要你用他們自家的平台幣 BNB 支付手續費,就能打 75 折,等於把吃單費率壓到 0.075%。
相較之下,OKX 一般用戶的基礎費率是 Maker 0.08%、Taker 0.10%。
說白了,如果你還沒持有 OKB 或還沒升級 VIP,幣安在現貨交易上短期會比較便宜一點。
但 OKX 的策略不太一樣,它透過持有 OKB、推薦返佣或 VIP 升級等機制,讓費率隨使用深度逐步下降。
所以兩家的差別不只是數字高低,而是在「怎麼拿折扣」這件事上採用了不同邏輯:幣安強調即時回饋,OKX 則是偏向長期參與與成長獎勵。
OKX vs. Bybit:現貨與衍生品的費率差異
Bybit 在現貨費率上算是蠻激進的,掛單(Maker)只收 0.02%,吃單(Taker)是 0.055%,整體屬於偏低的區間。
如果你主要是做現貨掛單交易,Bybit 的確能省下一些成本。
但換個角度看,在衍生品市場上,OKX 的表現就幾乎跟 Bybit 打成平手。
OKX 的合約 Maker 費率是 0.02%,Taker 為 0.05%;期權交易也差不多,Maker 0.02%、Taker 0.03%。
整體來說,兩家在衍生品的費率差不多,但現貨上 Bybit 的入門門檻稍低。
對交易者而言,這些差異其實就是策略選擇問題。
如果你偏好單純的現貨交易,幣安或 Bybit 的短期成本確實比較輕;
但如果你的重心放在永續合約、期權套利或量化策略,OKX 的費率架構反而更符合高頻操作的需求。
常見問題 FAQ|OKX 手續費全解析
1. OKX 手續費可以減免嗎?
可以的,OKX 提供幾種方式讓你省下不少費用。最簡單的是註冊時輸入邀請碼,新用戶最高能拿到 20% 的手續費返佣折扣。再來就是持有平台幣 OKB,系統會自動幫你調低費率。最後,如果你的交易量或資產達到 VIP 標準,手續費還能再往下壓,長期下來省的金額其實不小。
2. OKX 手續費返佣是什麼?
返佣簡單來說就是「交易回饋」。只要你是透過邀請連結或推薦碼註冊,平台會在每一筆交易後退還一小部分手續費比例。這比例會隨活動或會員等級而不同,最高大概能拿回 20%,算是讓你在交易的同時也能拿點回饋金。
3. OKX 提幣手續費是多少?
提幣的費用其實不是 OKX 向你收的,而是給區塊鏈上的礦工當作交易處理費。費用高低取決於你選的網路。像 USDT,如果用 TRC-20(Tron 鏈),通常不到 1 美元;但若是 ERC-20(以太坊鏈),在網路壅塞時可能要十幾到三十美元。大部分交易者都會選 TRC-20,因為速度快又便宜。
4. OKX 現貨手續費是多少?
一般帳戶的現貨交易費用是掛單 0.08%、吃單 0.10%。不過這只是基礎費率,實際上如果你持有一定數量的 OKB,或達到 VIP 等級,系統會自動幫你降低手續費,通常可以降到 0.06% 甚至更低。對常交易的人來說,這差距長期下來影響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