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2025 年,幣安(Binance)這類國際交易所的出金,早就不是以前那種「按一下提領」這麼簡單的事了。現在背後牽涉到合規審查、跨境資金流動等一連串規範,投資人必須更小心。對台灣用戶來說,怎麼在合法、安全的前提下,把加密貨幣順利換成新台幣(TWD)或美元(USD),已經成了不能忽視的課題。
這篇文章會用專業金融分析的角度,搭配最新監管趨勢和市場狀況,帶你掌握 2025 年幣安出金的完整指南。

2025 年台灣用戶三大合法出金路徑
隨著幣安不再支援直接提領到台灣銀行,實務上我觀察到台灣投資人目前可行且相對安全的出金方式主要有三種:台灣交易所中轉(TWD)、海外電匯(USD)、以及虛擬資產信用卡(消費路徑)。
下面我以實務經驗+風險/費用考量,整理每條路徑的操作重點、優缺點與適用情境,方便你快速判斷哪一條最適合你的需求。
1) 台灣交易所中轉 —— 2025 年台灣投資人的主流出金路徑
對台灣用戶來說,最穩妥的幣安出金方式,還是把資產轉到本地合法交易所,再換成新台幣匯入銀行。雖然手續上比「直接提領」多一層,但這條路徑合規、安全,出入金紀錄清楚,也最適合大多數人。
出金流程簡述
- 步驟一:開好本地交易所帳號
常見的選擇有 MAX、BitoPro、XREX。我自己用 MAX,申請時需要上傳身份證並完成 KYC,接著再綁定台幣銀行帳戶。平台會匯一元測試入帳,確認是本人後才會開放出入金功能。👉 小提醒:必須用自己的帳號,不能用親友或外幣帳戶。

- 步驟二:從幣安轉幣到本地交易所
在幣安把資產先換成 USDT 或 USDC,然後複製 MAX 提供的錢包地址(記得選對鏈,像 TRC20 手續費最低)。回到幣安輸入地址後提交提幣,大約幾分鐘到半小時,幣就會出現在本地交易所帳戶裡。

- 步驟三:兌換並提領台幣
在本地交易所把 USDT/USDC 兌換成台幣,再進入【錢包 → TWD → 提領】,直接轉回綁定的銀行帳戶。

成本結構
- 幣安提幣費(TRC20 約 1 USDT)。
- 本地交易所交易手續費(掛單約 0.1%)。
- 提領台幣的固定費用(約 NT$15/筆)。
為什麼大部分人選這條路?
我自己的感覺是,這條路徑勝在「安心」。手續費低、出入金紀錄完整,報稅時也比較單純,幾乎沒有踩法規紅線的風險。雖然多花一點轉帳時間,但對於在台灣日常生活用錢的人來說,這就是最划算的選擇。
2) 海外電匯美元(SWIFT) —— 適合大額出金與稅務規劃
另一個常見做法,是把幣轉到海外交易所(例如 Kraken),再透過 SWIFT 把美元電匯回台灣的外幣帳戶。因為幣安已經不能直接出金到台灣銀行,這條「繞一層」的路徑,反而成了不少大額投資人的首選。
為什麼會選這條?
- 固定電匯手續費大約 15 美元,對於一次提領幾千美金甚至上萬美金的人來說,平均成本很低。
- 出金後直接拿到美元,方便做外匯配置。
- 有些情況下,這筆資金會被視為「境外所得」,可能在稅務規劃上更靈活(但一定要和會計師確認)。

Kraken 出金的實測流程
以下是我自己在 2025 年實際測試過的步驟:
- 註冊 Kraken,完成 KYC。
- 沒有美元帳戶的話,要先去台灣銀行開一個。
- 在 Kraken 綁定你的美元帳戶。
- 把幣安資產轉到 Kraken,並在平台兌換成 USD。
- 在 Kraken 錢包選擇【提款】,填寫帳戶資訊。
- 等待入帳(我這邊大約 2–4 個工作天)。
👉 特別提醒:銀行通常會打來確認資金來源。建議直接說明是「來自海外加密貨幣交易所」,並準備好當初的入金紀錄,以免拖延放款。

我的心得
海外電匯比台灣交易所麻煩一點,但如果你要一次性出金大額美金,這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之一。我自己的經驗是,第一次操作時會比較緊張,尤其銀行打來問的時候,但只要資料齊全,通常都能順利入帳。
3) 虛擬資產信用卡(Crypto Card)與 Paxos 出金 —— 消費導向但有風險的選擇
Paxos 出金:能用,但我不推薦
透過 Paxos 出金,確實可以把加密貨幣換成美元並電匯到銀行帳戶。流程大致是:
- 申請 Paxos 帳號。
- 將 PYUSD、USDP 轉入 Paxos,系統會自動換成 USD。
- 從 Paxos 提款至你的銀行帳戶(包含 IB 這類海外券商帳戶)。
理論上看起來很方便,但實際操作卻「坑」很多。以我自己經驗為例:
- 介面不友善,我因為「銀行暱稱」輸入了特殊符號,出金卡了好幾天才知道原因。
- 客服效率偏低,第一個客服甚至完全沒解答問題。
- 匯進去的 PYUSD、USDP 幾乎不能再轉回主流交易所(幣安、Bybit、Crypto.com 都拒收),等於只能靠電匯出金。
最後雖然成功從幣安轉 USDT → Bybit 買 PYUSD → 匯進 Paxos → 電匯出金到 IB,但整個過程折騰許久,大額資金我真的不敢再用這條路徑。
Paxos 出金能成功,但體驗差、風險高,建議僅限小額測試,不適合作為主要出金方案。
Crypto.com 卡刷卡消費:最簡單的出金替代方案
如果你只是想把加密貨幣直接用在日常生活,Crypto.com 的簽帳卡算是最直覺的選擇。
它的玩法很簡單:你可以先在 App 內存入 USDT、USDC 或其他主流加密貨幣,刷卡時系統會自動幫你轉換成法幣完成支付。這代表不用經過交易所提領,直接在商店或網購消費時就能把幣「變現」。
除此之外,Crypto.com 卡還有等級制度,依據你抵押的 CRO 代幣數量不同,可以享有不同的回饋方案,從 1% 到 5% 不等。雖然不同等級有差異,但對於長期用戶來說,比一般信用卡還要划算。
更方便的是,這張卡支援 Apple Pay 與 Google Pay 綁定,日常消費幾乎和一般信用卡沒有差別。對於想要簡單把加密貨幣「花掉」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省事又好用的替代方案。

但也有局限:
- 不能直接把錢匯回台灣銀行帳戶。
- 消費能否刷過,取決於商家系統。例如我測試過:
- 台灣某大型黃金經銷商「刷不過」。
- 在勞力士 AD 店買錶則「成功」。
如果你的需求只是「把幣花掉」,Crypto Card 是最方便的選擇;但若目標是「大額出金回銀行帳戶」,它只能當輔助工具。
4) 幣安 C2C 出金 —— 理論上可行,但風險偏高
什麼是幣安 C2C?
簡單來說,幣安 C2C(點對點交易)就是一個「幣安版本的 PChome 或蝦皮」,用戶之間可以直接買賣加密貨幣,價格、支付方式由雙方決定。平台本身提供託管保護,確保賣家先把幣交由幣安保管,等買家付款完成,幣才會釋放,避免資金憑空消失。
官方也推出「C2C 廣告方計畫」,給通過驗證的商家一個黃色徽章,等於多一層信任機制。支付方式支援超過 800 種,從銀行轉帳到行動支付都有,表面上看起來相當靈活。
但重點是:
在 2025 年的台灣,因為金管會要求 VASP 合規登記,幣安 TWD 市場的商家幾乎全部下架,所以台幣出金幾乎沒辦法透過 C2C 完成。如果真的想用 C2C,只能透過 USD 或其他外幣市場找海外商家,但這樣會增加匯率成本與轉帳風險。

必看注意事項(風險清單)
- 務必完成幣安 KYC,否則無法使用 C2C。
- 只挑選有黃勾勾的商家,且要查看成交率與評價。
- 收款帳戶一定要本人,避免被銀行判定洗錢。
- 收到款前,絕對不要點「我已確認收款」,否則資金無法追回。
- 若遇到糾紛,雖然幣安有客服,但平台本質上只是「媒合者」,法律責任還是回到你自己身上。
綜合建議
- 如果你的主要訴求是把幣變成「可在台灣日常使用的現金(TWD)」,我會優先推薦走 台灣交易所中轉,因為合規性與透明度最高。
- 若你要出金金額較大、或偏好持有美元以分散風險,海外電匯 USD(SWIFT) 更划算,但務必事先做稅務規劃與成本估算。
- 想把幣直接拿來花掉(不需變現提領)就選虛擬資產卡,方便性高但不是提領現金的替代品。
虛擬貨幣出金要不要繳稅?
在台灣,虛擬貨幣被定位為「虛擬通貨」,屬於數位商品而非法定貨幣,因此只要有交易獲利,就會被視為「財產交易所得」並依法課稅。關鍵在於課稅時點不是你持有幣的那一刻,而是「出金」──也就是把加密貨幣換成法幣並進入銀行帳戶時。
稅務上會區分境內所得與境外所得:
- 如果是透過台灣交易所或國內金融機構出金,不論收到的是台幣還是美元,都算境內所得,需併入年度綜合所得稅。
- 如果是透過海外交易所(如 Kraken、Bitfinex)電匯美金回台灣,則屬境外所得,要併入「基本所得額」,超過 750 萬元門檻才需繳 20% 基本稅額,但超過 100 萬元就必須申報。
計算方式也不同:境內所得必須能提出入金成本與交易紀錄,否則獲利全數視為所得;境外所得則依基本稅額規則計算。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 2024 年透過台灣交易所出金 50 萬元,就會被視為財產交易所得,與薪資、股利一併計算;但若是透過海外交易所電匯回來 300 萬元,雖然不用繳額外稅,但仍需如實申報。
合法節稅的重點在於:選擇合適的出金管道(例如小額透過 Kraken,手續費低且快速;大額則考慮 Bitfinex 等平台),並完整保存所有出入金紀錄,以便日後申報或應對稅務查核。
總結來說,虛擬貨幣出金確實需要繳稅,但課稅方式取決於你最終的出金來源是境內還是境外。若有大額資金流動,建議事先和專業會計師確認,避免補稅或違規風險。
幣安出金常見問題 FAQ
Q1:在台灣怎麼把幣安的資產換成台幣?
現在幣安已經不能直接把錢提到台灣銀行了。最穩妥的做法是:先把資產換成 USDT 或 USDC,再轉到台灣合規的交易所(像是 MAX),最後換成台幣提到自己的銀行帳戶。這條路線雖然多一步,但安全又合規。
Q2:在香港用幣安出金,有哪些方式?
香港用戶主要有兩種選擇:
1. 把幣轉到本地受監管的交易所,直接換成港幣(HKD)。
2. 把幣換成美元(USD),再透過 SWIFT 電匯到香港銀行的外幣帳戶。
因為香港正在加強監管,建議盡量走正規交易所,避免風險。
Q3:幣安出金到美金要怎麼做?
你可以在幣安先把幣換成 USD 錢包餘額,再選「銀行轉帳(SWIFT)」提領到台灣或海外的美元帳戶。幣安電匯的固定費用是每筆 15 美元,金額越大越划算,通常幾個工作天就能到帳。
Q4:幣安出金有限制嗎?
有的。幣安會根據你的 KYC 等級來決定每日和每月的出金上限。如果只做了基本驗證,額度會很小;完成中級 KYC 後,才能解鎖更高的出金額度,包含電匯功能。
Q5:幣安出金「MAX」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MAX」不是上限,而是指台灣的交易所 MAX。投資人常會把幣安的 USDT 轉去 MAX,再換成台幣出金到銀行帳戶。因為 MAX 是合規交易所,也是目前台灣用戶最常用的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