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點差?交易的第一堂課
點差(Spread)是金融市場中非常重要的指標,簡單來說,就是兩種利率或價格之間的差距。當你想買入一個金融工具時,你會看到一個賣方願意出售的最低價格,這就是買入價。而當你想賣出時,你會看到一個買方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這就是賣出價。
在債券市場中,最常見的點差是「債券收益率與無風險利率(通常是美國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差」,這個數字可以反映出市場對風險的看法。
比如說,如果某檔公司債的收益率是6%,而同期間的美國國債利率是3%,那它的點差就是3個百分點,也就是300個基點(basis points,1個百分點 = 100個基點)。
買入價、賣出價,點差的定義與計算方式
點差(Spread) = 買入價(Ask) – 賣出價(Bid)
舉個例子,假設歐元兌美元(EUR/USD)的買入價是1.1205,賣出價是1.1200,那麼點差就是 1.1205 – 1.1200 = 0.0005。 這個 0.0005 通常會以「點」(Pip)來表示。
在外匯交易中,一點通常是貨幣對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對於大多數貨幣對來說,一點等於 0.0001。 所以在這個例子中,0.0005 的點差就是 5 個點。
點差越大,代表市場認為該債券風險越高;點差縮小,則表示風險看起來比較低,市場信心較強。
最近你有沒有發現,金融市場又開始有點風聲鶴唳的感覺?今年(2025)美國的債券「點差」變化超級明顯,尤其是高收益債(大家常說的垃圾債)和投資級債券,波動都很大。
先說個最新的數字:根據路透社的報導,4月初美國高收益債的點差一下子衝到401個基點,這可是2023年11月以來的新高!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因為川普又開始搞進口關稅,大家都怕貿易戰開打,結果市場一緊張,投資人就紛紛把錢撤出風險比較高的債券,跑去買美國國債避險,這樣一來點差就拉大了。
高盛的分析師也很直接,他們最近上調了今年的點差預測,認為投資級債券的點差第三季會從原本預估的84個基點擴大到125個基點,高收益債更是從295個基點拉到440個基點。這其實就是反映大家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尤其是貿易政策變來變去,讓市場很難安心。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Western Asset提到,4月初美國投資級債券的點差在一天之內就擴大了8個基點,來到96個基點。這是自2023年銀行危機以來最大單日擴大。這次的主因還是關稅消息一出,股市大跌,大家避險需求瞬間飆升。

點差在交易中代表的意義
點差在交易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你進行交易時需要支付的交易成本,也會影響你的交易策略和決策。 點差可以被視為你支付給經紀商的佣金,以換取他們提供的交易平台和進入市場的管道。
點差的大小直接關係到你的交易成本,點差越大,你的交易成本就越高。 因此,選擇點差較低的交易商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種方法。
點差的大小也會影響你的交易策略。 例如,如果你進行的是短線交易,追求快速獲利,那麼點差的大小就非常關鍵,因為即使是很小的點差也會累積成可觀的成本。
相反地,如果你是長線交易者,持有倉位時間較長,那麼點差對你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相較於長期的價格波動,點差的成本可能微不足道。
此外,點差的大小有時也可以作為市場流動性和波動性的指標。 一般來說,當市場流動性高,交易活躍時,點差會相對較小;而當市場流動性不足或波動性較大時,點差則可能會擴大。
這就像在熱鬧的台北夜市,買賣雙方都很多,價格自然比較透明,價差也小;但在比較冷門的時段,想買或想賣的人不多,價格就可能比較不穩定,價差也會拉大。

點差特性與影響因素:不同金融工具大解析
外匯點差:特性與影響因素
流動性
外匯市場的點差並非固定不變,它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貨幣對的流動性。 流動性高的主要貨幣對,例如歐元兌美元(EUR/USD)、美元兌日圓(USD/JPY)等,由於交易量龐大,買賣雙方容易撮合,因此點差通常較小,有時甚至可以低於 1 個點。
相反地,流動性較低的次要或奇異貨幣對,例如英鎊兌日圓(GBP/JPY)、美元兌土耳其里拉(USD/TRY)等,由於交易量較小,點差通常會比較寬,可能達到數個點甚至數十個點。
波動性
市場的波動性也是影響外匯點差的重要因素。 當市場波動劇烈,價格快速變動時,交易商為了降低風險,可能會擴大點差。 例如,在重要的經濟數據公佈前後,或者發生突發的地緣政治事件時,市場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此時點差往往也會隨之擴大。

交易商類型
此外,交易商的類型也會影響點差的大小。 有些交易商提供固定點差,無論市場狀況如何,點差都保持不變。 這種點差的優點是成本可預測,但通常會比浮動點差高一些。
另一種是浮動點差,它會根據市場的供需和流動性而變化。 在市場流動性好、波動性低的時候,浮動點差可能會非常低,但在市場波動劇烈時則可能會擴大。 還有一種是 ECN(電子通訊網路)交易商,他們直接將交易者的訂單傳送到市場,點差通常非常低,接近真實的市場價格,但可能會收取額外的佣金。
股票 CFD 點差:特性與影響因素
股票差價合約(CFD)的點差特性與外匯類似,也會受到標的股票的流動性和波動性影響。 交易量大、市場關注度高的股票,例如台積電(TSMC),其 CFD 的點差可能會相對較小。 而交易量較小的冷門股票,CFD 的點差則可能會比較寬。
與外匯不同的是,有些股票 CFD 經紀商可能會收取佣金,而不是完全依靠點差來獲利。 因此,在比較股票 CFD 的交易成本時,除了點差之外,也需要將佣金納入考量。 不同交易商提供的股票 CFD 點差也會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支股票的 CFD,在不同的交易平台上,點差也可能存在差異。 例如,台積電 CFD 在不同的交易商那裡,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距可能會有不同。
指數 CFD 點差:特性與影響因素
指數差價合約(CFD)的點差通常以「點」來表示,這裡的「點」跟外匯的「點」意義可能不太一樣,它指的是指數的最小價格變動單位。 主要的全球指數,例如美國的 S&P 500、道瓊工業指數,德國的 DAX 指數等,由於交易活躍,其 CFD 的點差通常會比較小。 而一些地區性或特定產業的指數,例如台灣加權指數 CFD,其點差可能會相對較寬。
與外匯和股票 CFD 類似,指數 CFD 的點差也會在市場開盤和收盤時,因為流動性較低而擴大。 不同的交易商提供的指數 CFD 點差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台灣加權指數 CFD 在不同的交易商那裡,點差的大小可能會不一樣。
商品 CFD 點差:特性與影響因素
商品差價合約(CFD)的點差會受到標的商品的供需情況、市場波動性和流動性影響。 例如,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通常流動性較高,其 CFD 的點差可能會相對較小。 而一些交易量較小的商品,例如農產品,其 CFD 的點差可能會比較寬。
地緣政治事件和重要的經濟數據也可能導致商品價格和點差的劇烈波動。 此外,現貨商品 CFD 和期貨商品 CFD 的點差特性也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黃金 CFD 的點差可能在 0.2 到 0.5 點之間,而原油 CFD 的點差可能在 0.03 到 0.4 點之間。
如何比較不同交易商的點差,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的實用技巧
如何比較不同交易商的點差
想比較不同交易商的點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先去他們的官網看看。不過要注意,有些交易商會強調「最低點差」,聽起來很誘人,但實際交易時的平均點差可能高出不少。
除了官網資訊,也建議搭配一些第三方評測網站來做參考,這些網站通常會列出各家交易商在不同貨幣對、不同時段下的實際點差,會更貼近你實際會遇到的情況。
在比較的時候,記得除了看點差的數字大小,也要分清楚它是固定點差還是浮動點差,還有沒有額外收取佣金。比如,有些ECN帳戶雖然點差極低,但每筆交易都會額外收手續費。不同的交易風格也會影響你適合哪種類型的帳戶,像短線交易者可能會傾向浮動點差帳戶來爭取低成本,而偏好穩定成本的可能會選擇固定點差。
最實際的方法就是開個模擬帳戶實際操作看看。你可以觀察在不同市場時段和新聞事件下,點差會怎麼變化,這樣能幫你更了解實際的交易成本。
延伸閱讀:
認識點差,是進入金融交易世界的第一步;但如果你想更進一步掌握市場節奏,學會判斷價格走勢、抓轉折點,那你一定要懂得「技術圖形」。像是頭肩頂、三角收斂、旗形這些常見型態,能幫助你提升進出場的判斷力。
👉 延伸閱讀:圖形教學一次看懂!常見技術分析型態總整理
降低交易成本的實用技巧
想把交易成本壓低,有幾個實用的做法可以參考:
首先,選對帳戶類型很關鍵。假如你是做高頻或短線交易的,可以考慮使用點差低但需付佣金的ECN帳戶。雖然多了佣金,但整體算下來可能比用一般帳戶還省。
第二是選對交易時間。點差會隨市場流動性變化,在倫敦和紐約市場重疊的時段通常流動性最強,點差也最窄。反過來,像亞洲清晨、假日或重大消息公布前後,點差往往會擴大,最好避開這些時段交易,尤其是沒有充足準備的情況下。
第三個技巧是使用限價單。比起市價單,限價單可以讓你自己設定想要成交的價格,有機會在點差較小或價格有利的時候成交,能幫你控制進場成本。
最後,如果你是持倉時間比較長的交易者,記得關注「隔夜利息(Swap)」的問題。不同交易商和貨幣對的Swap費用差很多,長期下來會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Celeste 怎麼看點差的變化?我的經驗分享

在我這些年做交易的經歷裡,點差的變化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忽略但又最容易吃虧的地方。尤其遇到重大新聞或突發事件時,點差可以突然變得超誇張。
還記得英國脫歐公投那天,我在交易英鎊兌美元,原本點差只有幾個點,結果開票結果一出來,點差直接飆到幾十個點。如果當時沒注意就隨便下單,光是點差成本可能就已經讓你損失一筆不小的錢。
還有一次是在美國公布非農就業報告之前,我剛好有持倉,結果數據一公布,市場劇烈波動,點差突然暴增,直接把我的停損單以極不利的價格觸發掉。那次我虧得很不甘心,因為不是方向錯,是點差太誇張了。
自從那以後,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交易前一定看經濟日曆。只要有重大數據或央行決策要公布,我就會選擇觀望,除非我已經有明確的計劃和風控措施。
不確定哪個時間點最適合進場?可以參考這份時區與波動整理 →
👉 外匯交易時間與台灣時區對照,該什麼時候進場?
我會怎麼做?Celeste 的策略與提醒
對我來說,選擇交易商的第一步就是仔細比較不同交易商提供的點差。我會針對我常交易的貨幣對和 CFD 產品,列出幾家信譽良好的交易商,然後比較他們的平均點差、隔夜利息以及其他可能的交易費用。
我不會只看最低點差,因為那通常只是行銷手法,實際交易時很難達到。我更注重平均點差,以及在不同市場條件下點差的穩定性。
在實際交易時,我會盡量選擇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時間段下單,避開流動性較差的時段,例如亞洲市場的清晨時段。我也會密切關注全球的經濟和政治新聞,避免在重大事件發生前後進行交易,以防點差突然擴大。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點差只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不要只看點差的大小,還要考慮交易商的執行速度、滑點情況以及整體的服務品質。有時候,點差稍微高一點,但能提供更穩定、更可靠交易環境的交易商,反而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
點差、滑點只是交易效率的一環。想進一步強化你的交易邏輯?學會從技術圖形中讀出「反轉訊號」,才是掌握進出場時機的關鍵。
👉 頸線型態完整教學:反轉訊號判讀與進場技巧
用這些工具幫你自己追蹤看看
想要追蹤不同金融工具的點差變化,現在有很多方便的工具可以使用。許多外匯和 CFD 交易商都會在其網站上提供即時的點差監控功能,例如 Moneta Markets 億匯 就提供了詳細的即時點差資訊。你可以透過這些工具觀察不同貨幣對、股票 CFD、指數 CFD 和商品 CFD 的買入價與賣出價,以及它們的點差大小。
此外,我也建議大家可以下載不同交易商的模擬交易平台來親身體驗。透過模擬帳戶,你可以即時查看各種金融工具的點差,並觀察它們在不同市場條件下的變化情況。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能幫助你更深入了解點差的特性,同時比較各家交易商的點差水準,其中像 Moneta Markets 億匯 這類平台就非常值得一試。
結語
總而言之,點差是外匯交易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尤其在外匯保證金交易與差價合約交易中,它直接影響著交易者的交易成本與潛在利潤。點差指的是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價差,通常以小數點後的點值來表示。這種買賣價差,又被稱為點差成本,在外匯商品的每日交易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理解點差的計算方式與背後的計算方法,對於每一位投資人與外匯交易者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識。特別是當我們在選擇外匯經紀商時,不僅要觀察其平均點差,還要考慮其交易手續費、庫存費、交易方式以及是否提供具競爭力的歐元/美元貨幣對報價。畢竟,外匯交易的成本不僅包含表面上的點差,還涵蓋整體交易中的點與相關費用。
此外,市場的交易量和即時經濟數據也會對中點差造成波動,進一步影響外匯交易者的判斷。因此,能夠靈活掌握點差的變化,並依據不同情境調整交易策略,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占得先機。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清楚地認識點差與外匯交易的密切關係,進而在未來的每一次交易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記住,就像在台北街頭尋找最划算的商品一樣,仔細比較不同外匯經紀商的點差與相關成本,才能讓你的投資更具優勢。
常見問題 FAQ
Q1:點差是什麼?
點差(Spread)指的是買入價(Bid)與賣出價(Ask)之間的差距,也就是你在交易時需要付出的基本成本之一。舉個例子來說,如果 EUR/USD 的報價是買入價 1.1000,賣出價 1.1002,那這中間的差距就是 2 點,也就是 2 個 pips。
Q2:點差的英文怎麼說?
點差的英文是「Spread」,而「點」則是「pip」,全名叫做 Percentage In Point。在外匯市場中,一個 pip 通常代表最小的價格變動單位。
Q3:為什麼點差會影響交易成本?
點差越大,代表你每次進場時需要先「填補」這段差距,才能開始獲利。比方說,如果點差是 3 點,那市場至少要往你有利的方向波動 3 點,你才剛好打平。這就是為什麼短線交易者,尤其像是做剝頭皮(Scalping)策略的人,會特別在意點差的高低。
Q4:黃金的點差大概是多少?
如果你在交易黃金對美元(XAU/USD),那點差會依照你使用的帳戶類型而有所不同。一般標準帳戶的黃金點差大約在 0.3 到 0.5 美元之間,而如果是 ECN 帳戶,點差則可能低於 0.1 美元。
Q5:可以自己選點差嗎?能不能調整?
雖然交易者無法自己設定點差,但你可以透過選擇不同的交易平台或帳戶類型(像是標準帳戶或 ECN 帳戶),來影響你所面對的點差範圍。此外,在市場波動較小的時段進場,比如亞洲時段,或是避開重大新聞發布時間,也能幫助你避免面對過大的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