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這條路上,很多人一開始只盯著價格,看 K 線漲跌。但做久了,你會發現:價格只是表面,真正驅動行情的是背後的力道。這也是為什麼技術指標存在。
在眾多指標裡,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對強弱指標)算是最經典、也最常被誤用的一個。很多人只會說「RSI > 70 就超買,< 30 就超賣」,但如果你真的只照這樣操作,大概十次會錯七八次。
這篇文章我會帶你把 RSI 從頭到尾講清楚:它在看什麼、怎麼計算、參數怎麼選、什麼情況好用、什麼情況會失真,以及如何在 TradingView 上實際設置。這些都是我多年在外匯市場的經驗整理,讓你不只是「知道 RSI」,而是「能用好 RSI」。

RSI 在看什麼?不是價格,而是力道
RSI 是技術分析大師 Welles Wilder 在 1978 年提出的。它的核心邏輯很簡單:價格的漲跌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漲跌的速度與力道」。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跑者短時間內爆衝,你會知道他不可能長時間維持那個速度。同樣地,市場在短期內急漲或急跌,也很難不出現修正。
RSI 就是把這個「衝刺的力道」量化,轉化成 0 到 100 的數值。
- 70 以上:市場可能過熱,買盤過度。
- 30 以下:市場可能過冷,賣壓過度。
這讓你能快速判斷市場的「溫度」,不需要光靠直覺。
RSI 計算公式解析:用數字看懂市場多空力道
RSI 的計算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它的核心概念就是:
把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漲幅」和「平均跌幅」拿來做比較,看看市場是偏向買方還是賣方。

整個步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步:計算相對強弱比(RS)
RS = 平均漲幅 ÷ 平均跌幅
這個數字代表漲跌之間的相對力道。如果 RS 大於 1,表示漲幅大於跌幅,市場偏多方。反之,RS 小於 1,則代表空方力量更強。
第二步:計算 RSI 值
RSI = 100 – (100 ÷ (1 + RS))
這個公式會把 RS 轉換成 0 到 100 之間的數值。RSI 越接近 100,代表買盤動能越強;越接近 0,代表賣盤動能越強。
(另一種等價寫法是 RSI = (平均漲幅 ÷ (平均漲幅 + 平均跌幅)) × 100。)
第三步:套用範例數據
假設我們取 14 天作為週期:
那麼:
- RS = 1 ÷ 0.5 = 2
- RSI = 100 – (100 ÷ (1 + 2)) = 66.7
這代表市場現在明顯偏向多方,買盤佔優勢,但還沒有到「過熱」的程度。
如何解讀這個數字?
- RSI 越高 → 買方越強,但並不代表價格一定要下跌,因為在強勢多頭行情裡,RSI 可以長期維持高檔。
- RSI 越低 → 賣方越強,但同樣不代表一定會上漲,因為空頭行情中,RSI 可能長時間維持低檔。
- 真正的關鍵在於「動能比例」,而不是單純的價格漲跌。RSI 是在告訴你「這段行情是誰更用力」。
RSI 數值該怎麼看?不只是 70 與 30
很多人把 RSI 理解得太簡單,以為「70 就賣,30 就買」。但真正要看的,是 RSI 數值所在的區間,以及它對應的市場狀態。

70 以上 → 市場可能過熱,但不代表一定會跌
當 RSI 超過 70,代表買盤力道極強。這通常被視為「超買區」,市場可能存在回檔壓力。不過要注意,在強勢多頭行情中,RSI 經常長期維持在 70~90 之間。例如美股牛市時,很多標的 RSI 都能長時間高掛,價格仍一路上漲。

30 以下 → 市場可能過冷,但不代表一定會漲
當 RSI 跌破 30,代表賣盤力量過度集中,市場可能進入「超賣區」。這種情況常出現在恐慌性拋售後,的確有可能反彈。不過,如果遇到大空頭走勢,RSI 也可能長時間維持低檔。這時候,不能只因 RSI < 30 就盲目做多。
50 附近 → 多空動能的分水嶺
RSI 在 50 附近時,代表市場買賣力道接近均衡。這個位置通常是判斷趨勢轉折的重要分界線。如果 RSI 長時間站上 50 之上,市場偏多;如果長期跌破 50,市場偏空。
應用案例
以黃金為例,在強勢牛市裡,RSI 常年維持在 50~80 的區間,很少真正跌破 30。這說明不同商品、不同市場週期,RSI 的解讀方式會不一樣。你不能用一刀切的「70 賣、30 買」去判斷,而是要結合市場背景。
RSI 背離:用動能找出反轉訊號
除了看數值區間,RSI 另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就是「背離」。背離的意思是:價格走一個方向,但 RSI 沒跟上,顯示動能不足。這往往是行情可能反轉的前兆。
上漲背離(看跌背離)
當價格創新高,但 RSI 沒創新高,反而出現「更低的高點」,這就是典型的上漲背離。

- 例子:2021 年底,美股標普 500 指數(S&P 500)創下歷史新高,但 RSI 高點卻低於前一次高點,結果 2022 年初就迎來大幅回調。
- 解讀:價格表面看似強勢,但 RSI 告訴你買盤力道其實已經在減弱。
下跌背離(看漲背離)
當價格創新低,但 RSI 沒創新低,反而出現「更高的低點」,這就是下跌背離。
- 例子:2020 年 3 月,黃金在疫情恐慌中短暫暴跌,價格創出新低,但 RSI 沒有同步創低,之後很快迎來一波強勁反彈。
- 解讀:市場雖然賣壓沉重,但 RSI 顯示空方力道已經衰退,這往往是低點訊號。
👉 小提醒:背離不是立刻反轉的保證,它更像是「預警燈號」。我自己的做法是:看到 RSI 背離後,不會馬上下單,而是會等到 K 線型態或其他指標(例如均線、布林通道)也出現支撐,這樣進場成功率更高。
RSI 參數設定:週期長短決定訊號快慢
RSI 的唯一核心參數,就是「計算週期」。不同週期,會直接影響它的靈敏度與可靠性。
最常見的設定,適合大多數情況。訊號不會太快,也不會太慢,算是均衡的選擇。
訊號更敏感,適合短線或日內交易,可以幫助抓快速波動。缺點是假訊號多,容易被「洗掉」。
案例:如果你做 EUR/USD 日內單,設 9 週期能更快抓出動能反轉,但也要小心止損。
訊號比較慢,適合中長線或趨勢交易,能有效過濾雜訊。
案例:假設你在做黃金波段單,用 24 以上的 RSI,可以幫助你專注大方向,不會被短期震盪干擾。
RSI 的實戰應用
RSI 不只是「70 賣 30 買」,真正好用的地方在這幾個:
1. 超買超賣判斷
RSI 衝到 70 以上,提醒你多頭可能過熱;跌到 30 以下,可能會反彈。
但要注意:在強勢趨勢裡,RSI 可以長時間維持高檔或低檔。所以不要看到 75 就立刻空單,這是很多新手最大的誤區。
2. 背離訊號
這是我最常用的功能。當價格創新高,但 RSI 沒創新高,代表動能跟不上,這時候行情很可能反轉。
同樣的,如果價格創新低,RSI 沒跟著創新低,就是底部訊號。
3. 趨勢判斷
多頭市場裡,RSI 常在 40 ~ 80 區間震盪;空頭市場,則在 20 ~ 60 區間。
這個區間觀察能幫助你判斷:市場還健康,還是已經轉弱。
RSI 的限制與陷阱
- 強勢行情下會失真:牛市裡 RSI 長期高於 70,不代表要立刻崩盤。
- 假訊號多:特別是週期短的時候,RSI 閃爍太頻繁,容易被「洗出場」。
- 不能單打獨鬥:RSI 好用,但必須搭配 MACD、均線、布林通道等工具一起用,才能提升勝率。
在 TradingView 上設置 RSI
光懂原理不夠,你還需要會在圖表上實際操作。TradingView 是現在最常用的圖表工具之一,設定 RSI 很簡單:

- 打開 TradingView,進入圖表。
- 點上方「技術指標」,搜尋「RSI」,選擇「相對強弱指標」。
- RSI 就會出現在圖表下方。
接著你可以自訂:
- 週期:預設 14,可改 9(日內)或 24(波段)。
- 來源:一般用「收盤價」,也可改成開盤、最高或最低。
- 超買超賣線:預設 70/30,你也可以改成 80/20,過濾掉假訊號。
- 樣式:顏色、粗細、背景區間都能調整,讓訊號更清楚。
我自己的習慣是:
- 在短線圖(5 分、15 分)用 9 週期,抓快訊號。
- 在日線以上用 24 週期,配合趨勢單。
- RSI 和布林通道、均線搭配,用來確認動能和方向。
最後的提醒
RSI 是我常用的工具之一,它能讓你快速看出市場「是不是太過頭」。但別把它當成唯一的買賣依據。RSI 是市場的溫度計,不是水晶球。
如果你是新手,先用 14 日參數練習,感受它的節奏。等熟悉之後,再根據交易風格去調整週期,甚至搭配其他指標,打造屬於自己的系統。
市場沒有絕對正確的公式,但 RSI 至少能幫你在混亂的價格波動裡,看得更清楚一點。
延伸閱讀:全面理解技術指標應用
想更深入了解 RSI 以外的技術指標,以及如何將不同類型指標整合運用?建議參考這篇技術指標全方位指南,它將幫你熟悉趨勢、震盪、成交量、波動率與動能指標的角色與應用方式——包含移動平均線(MA)、MACD、KD、布林通道(Bollinger Bands)、OBV 等分析工具,並清晰分類指標功能,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組合策略。
這是補足你 RSI 技術實戰理解的優質補充資源:
深入學習各類技術指標指南
常見問題 FAQ
RSI 參數最佳化是什麼?
RSI 的參數最佳化指的是根據不同交易週期與市場特性,調整 RSI 的週期長短(例如 9、14、24 日),以便在靈敏度與穩定性之間取得平衡。短線交易者通常會選用 6~10 日,波段交易則以 14 日或更長的週期為主。
RSI 指標怎麼看?
RSI 的數值範圍是 0 到 100,通常 70 以上視為超買,30 以下視為超賣。除此之外,觀察 RSI 是否與價格出現背離,也是判斷行情可能反轉的重要方式。
RSI 指標參數要怎麼設定?
預設的 14 日週期是最常用的選擇,適合大多數情況。若追求短線快速訊號,可以調整為 9;若偏好長線趨勢,則可改為 24 甚至更高。參數設定沒有絕對標準,需依交易策略調整。
RS 相對強度指標是什麼?
RS(Relative Strength)是 RSI 的核心計算基礎,公式為「平均漲幅 ÷ 平均跌幅」。透過 RS,就能進一步換算出 RSI 的最終數值。
RSI 缺點有哪些?
RSI 最大的缺點是容易在強勢行情中失真,例如牛市裡 RSI 長期維持高檔,卻不一定代表行情要反轉。另外,在週期設置過短時,也容易出現過多假訊號。
老王 RSI 參數設定是什麼?
部分交易社群會提到「老王 RSI 參數」,指的是以較短週期(例如 6 或 9)搭配不同超買超賣區間(如 80/20)來調整,方便短線交易者捕捉波動。這屬於經驗型調整,並非標準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