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開始接觸加密貨幣,肯定很常聽到 ERC-20 這個詞。很多人會把它與以太幣或以太坊搞混,但它們其實是不同層次的概念。搞懂這個關鍵的代幣標準,你就能更清楚地看懂整個 Web3 的運作方式。
本文將會帶你從頭到尾拆解 ERC-20 是什麼,包括它的起源、為什麼它這麼重要,還會直接比較它跟幣安智能鏈的 BEP-20 有什麼差別。

ERC-20 是什麼?一個所有代幣的通用標準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錢包可以放各式各樣的代幣?這就要歸功於 ERC-20。簡單說,它就是以太坊這條公鏈上的一套「代幣製造規則」。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代幣的「樂高積木說明書」。只要開發者都按照這份說明書來打造新的代幣,那麼不管是什麼應用程式或服務,都能夠認得、並且跟這些代幣互動。這個 ERC 標準確保了所有在以太坊上的代幣都有基本的相容性。
為何 ERC-20 如此重要?
ERC-20 的出現,可以說是加密貨幣領域的一個引爆點。它的起源來自於 Fabian Vogelsteller 和 Vitalik Buterin(綽號 V 神)的一個提案,目標是讓代幣的發行變得更簡單、更有規則。這個設計直接帶來了以下幾個巨大的好處。
- 互通與整合更容易
遵循同一標準,所有「ERC20 代幣」都能被各錢包與 DEX 讀懂;像 MetaMask、Uniswap 與各式以太坊上的應用幾乎都支援。對開發者來說,不用為每一種貨幣重寫流程,維運與服務變簡單。 - 加速創新與募資
想發代幣,不必新建一條公鏈;只要在以太坊部署合約就能上線。2017 年的 ICO 浪潮、後來的穩定幣(如 USDT、USDC)都受惠於這套區塊鏈技術的標準化。 - 生態更完整
有共同語言,審計工具、開發框架、合規服務才能規模化。像 Etherscan.io 能一致呈現合約、位址、交易、手續費與 Comment 等資訊,查驗更直覺。
ERC-20 智能合約的核心功能
ERC-20 的靈魂,其實就在它的智能合約裡。這個標準規定了一組所有代幣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能,好讓它們能被錢包、交易所或其他第三方服務正確讀取與互動。
簡單說,這些規則就像一份共通語言,讓每個 ERC-20 代幣都能在以太坊的生態中順利溝通。
合約裡會定義查詢總發行量、查詢特定錢包地址餘額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標準化了「轉帳」與「授權轉帳額度」的流程。例如當你在 DeFi 平台上授權某個應用動用你的穩定幣時,背後實際運作的,就是這套 ERC-20 代幣標準。
ERC-20 一定具備的 6 個功能
就算不會寫程式,了解這六個指令也能幫你更懂代幣怎麼運作:
- totalSupply():告訴你這個代幣總共發了多少。
- balanceOf(address):查某個錢包地址裡有多少代幣。
- transfer(address, amount):把自己的幣轉給別人。
- approve(address, amount):授權某個第三方(通常是智能合約)能動用你不超過某個上限的代幣。
- allowance(owner, spender):查目前這個第三方還剩多少可動用的額度。
- transferFrom(from, to, amount):由被授權的一方,根據設定的額度幫你轉出。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時,通常要先「approve」,讓合約知道可以動用你的代幣;接著它會用「transferFrom」幫你完成兌換;用完後,你可以把「allowance」設回 0,代表收回授權。
整個流程就是「授權 → 兌換 → 取消授權」三個步驟,簡單但很重要。
ERC-20 vs. BEP-20 vs. TRC-20 的區別
市場上最常見的代幣標準,除了以太坊的 ERC-20,就是幣安智能鏈的 BEP-20 和波場鏈的 TRC-20。它們最大的差別在於背後運行的區塊鏈不同,這也直接決定了它們的交易速度和手續費。
特性 | ERC-20 | BEP-20 | TRC-20 |
|---|
所屬公鏈 | 以太坊(Ethereum) | 幣安智能鏈 (BSC) | 波場 (TRON) |
|---|
交易成本 | 高 | 低 | 極低 |
|---|
生態系 | 最龐大、應用最多 | 發展快速,與幣安生態高度整合 | USDT 轉帳量最大宗 |
|---|
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在 TRON 的區塊鏈上轉帳 USDT,就是看上它便宜又快。而 BEP-20 則是在追求低手續費的同時,還想享有與以太坊高度相容性的開發者和用戶的首選。搞懂這個差異,你才不會把錢轉錯鏈。
常見的 ERC-20 代幣有哪些?
你手上可能就有很多 ERC-20 的代幣。像是全球最大的穩定幣 USDT 和 USD Coin(USDC),它們在以太坊上發行的版本就是標準的 ERC-20 代幣。
還有像是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的治理代幣 UNI,甚至是紅極一時的迷因幣代表 SHIB(柴犬幣),它們最初都是在以太坊上被創造出來的。這些數位資產的多樣性,完美展現了這個代標準有多靈活。
ERC-20 的風險與挑戰
當然,ERC-20 也不是完美的。它的最大問題其實來自於以太坊網路本身,那就是高昂的 Gas Fe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續費。當網路壅塞時,一筆簡單的交易成本就可能高得嚇人。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 2024 年 EIP-4844 上線之後,很多 ERC-20 代幣的交易會轉移到第二層(Layer 2)網路去處理,Gas 費有便宜一點。
此外,以太坊主網的處理能力有限,導致交易確認時間較長,無法應對大規模又高頻的應用需求。在 2017 年有一款名為 CryptoKitties 的遊戲,就曾一度造成整個以太坊網絡嚴重擁堵。
另一個潛在風險是智能合約的安全性。雖然有標準可以遵循,但如果合約本身有漏洞,就可能導致用戶的資產被盜。因此,在與任何新的 DeFi 協議互動前,確認其合約是否經過審計非常重要。

如何在錢包中管理你的 ERC-20 資產?
當你收到一個新的 ERC-20 代幣時,它不一定會自動顯示在你的錢包裡。這時你需要手動把它加進去,過程很簡單。
你只需要找到這個代幣的「合約位址」,這是一串獨一無二的代碼。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去 Etherscan.io 或項目的官方網站查詢。接著把這個位址貼到你錢包「新增代幣」的欄位,你的資產就會顯示出來了。
ERC 20 常見問題 FAQ
以太坊和 ERC-20 一樣嗎?
不是。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Ethereum(以太坊)是一條區塊鏈,而 ETH(以太幣)是這條鏈上的原生加密貨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Gas Fee)。ERC-20 則是在以太坊這條區塊鏈上創建「其他」代幣的一套技術標準。
如果我不小心把 ERC-20 代幣轉到 BEP-20 的地址會怎樣?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操作失誤,在大多數情況下,你的資產可能會永久遺失。因為 ERC-20 和 BEP-20 是運行在不同區塊鏈上的標準,彼此並不直接相容。所以在做任何轉帳前,一定要再三確認你選擇的網路和錢包地址是否正確。
ERC-20 代幣有哪些?
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種 ERC-20 代幣。除了前面提到的 USDT、UNI、SHIB 之外,其他知名的例子還包括:Chainlink(LINK)、Aave(AAVE)、Wrapped Bitcoin(WBTC) 等。基本上,絕大多數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如 Uniswap)上交易的代幣,都是 ERC-20 代幣。
Erc20 錢包有哪些?
任何支援以太坊網絡的錢包,基本上都支援所有 ERC-20 代幣。最受歡迎的選擇包括:
- 瀏覽器插件錢包:MetaMask
- 手機 App 錢包:Trust Wallet、imToken
- 硬體錢包(冷錢包):Ledger、Trezor
NFT 也是 ERC-20 嗎?
不是喔。雖然 NFT(非同質化代幣)和 ERC-20 都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作的代幣,但它們的規格完全不同。可以想成:ERC-20 是「複製貼上」型的代幣,每一枚都一模一樣;而 NFT 則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枚都代表不同的東西,像是一張門票、一張畫或一件數位收藏品。NFT 使用的是另一套代幣標準,最常見的是 ERC-721。
以太坊和 ERC-20 一樣嗎?
不是。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Ethereum(以太坊)是一條區塊鏈,而 ETH(以太幣)是這條鏈上的原生加密貨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Gas Fee)。ERC-20 則是在以太坊這條區塊鏈上創建「其他」代幣的一套技術標準。
如果我不小心把 ERC-20 代幣轉到 BEP-20 的地址會怎樣?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操作失誤,在大多數情況下,你的資產可能會永久遺失。因為 ERC-20 和 BEP-20 是運行在不同區塊鏈上的標準,彼此並不直接相容。所以在做任何轉帳前,一定要再三確認你選擇的網路和錢包地址是否正確。
ERC-20 代幣有哪些?
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種 ERC-20 代幣。除了前面提到的 USDT、UNI、SHIB 之外,其他知名的例子還包括:Chainlink(LINK)、Aave(AAVE)、Wrapped Bitcoin(WBTC) 等。基本上,絕大多數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如 Uniswap)上交易的代幣,都是 ERC-20 代幣。
ERC20 錢包有哪些?
任何支援以太坊網絡的錢包,基本上都支援所有 ERC-20 代幣。最受歡迎的選擇包括:
瀏覽器插件錢包:MetaMask
手機 App 錢包:Trust Wallet、imToken
硬體錢包(冷錢包):Ledger、Trezor
NFT 也是 ERC-20 嗎?
不是喔。雖然 NFT(非同質化代幣)和 ERC-20 都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作的代幣,但它們的規格完全不同。可以想成:ERC-20 是「複製貼上」型的代幣,每一枚都一模一樣;而 NFT 則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枚都代表不同的東西,像是一張門票、一張畫或一件數位收藏品。NFT 使用的是另一套代幣標準,最常見的是 ERC-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