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應用愈來愈貼近生活的今天,派網推出的 Pionex Card(派網簽帳卡),乍看之下是一個「讓加密貨幣可以像法幣一樣花」的創新產品。
但在我們實測之後發現,這張卡的確能做到「能刷、可於 Visa/Mastercard 網路使用」,但實際體驗距離『加密支付革命』仍有一段距離。

Pionex Card 手續費說明:使用前你真的該看清楚的細節
Pionex Card(派網卡)這張卡的官方介紹看起來很簡單:免年費、免帳戶開立費,好像誰都能輕鬆用。
但實際看完完整手續費表後,感覺就不那麼單純。
我們實際試了一段時間,發現雖然基本費用的確是零,但在交易與提領過程中,仍有不少「細節」需要特別注意。
基本費用:免費是真的,但不代表沒成本
申請與持卡本身不用錢,這點的確比部分同類加密卡友善。
不過要注意,真正的花費往往發生在使用當下——也就是交易、轉換、甚至失敗付款的那些瞬間。
交易費用:條件式收費,得自己算清楚
1. 一般交易手續費為 1%
每一筆消費都會自動扣掉 1% 的手續費,這在加密支付卡裡不算低。
Pionex 的邏輯是「先確保合規,再談速度」,所以有時交易速度不快、但安全性較高。
不過,有一點讓不少人反感:就算交易顯示「撤銷」或「失敗」,這筆 1% 的費用仍可能不退。
也就是說,用戶得自己承擔部分操作風險。
2. 小額支付手續費(1 美元以下)
這條規定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影響不小。
官方給的優惠是「每月前五筆小額交易免費」,超過之後每筆要收 0.2 USDT。
如果你經常刷卡付小金額,例如訂閱費或手機遊戲內購,長期下來會發現這筆錢加起來不低。
我們測試過,一位用戶連續一週用這張卡支付音樂平台、雲端服務、App 內購扣款,月底累積手續費接近 3 美元。
3. 支付失敗手續費
這一項是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會皺眉的地方。
如果付款沒成功,不論是因為商家不支援、系統維護或授權逾時,系統都可能收取 0.5 USDT 的失敗手續費。
官方說明前五筆失敗交易免費,第六筆之後酌收 0.5 USDT 的失敗手續費,但第六筆之後照收。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止惡意測試,但對普通用戶來說,體驗並不理想。
4. 匯率與兌換
官方宣稱 USD/USDT 匯率固定為 1:1,而且免手續費。但這個「固定」其實只是內部算法的名目匯率。
若市場波動劇烈,實際結算金額仍可能有細微誤差。所以雖不收顯性費用,但也不能說完全「零成本」。
5. ATM 提領費用
這部分最明確:提領現金要收 2% 手續費。對多數人來說,這等於官方在暗示——這張卡「不建議拿來提款」,更適合用於消費。

Pionex Card 功能介紹:加密支付的便利與隱憂
Pionex Card(派網卡)是由交易所 Pionex 推出的加密貨幣支付工具。官方主打「讓加密資產走進日常生活」,用戶可用 USDT、USDC 等穩定幣,直接在支援 Visa 或 Mastercard 的商家進行消費。
從表面上看,這張卡確實讓加密貨幣的應用更貼近日常,不必再經過繁瑣的兌換流程。不過,實際使用前,仍有幾項現實限制值得投資人留意。
一卡雙用途:支付與生息功能並存,但非無風險
Pionex Card 的主打賣點是「支付與理財合一」。理論上,用戶放在卡片帳戶中的穩定幣可以同時生息,即使不消費,也能獲取報酬。
然而,利息來源仍取決於平台的內部收益模式,並非銀行存款性質。換句話說,報酬率再高,也不具保證安全性。
在極端情況下(例如平台提領延遲或市場波動),這筆資金可能短暫無法動用。

支援全球 Visa/Mastercard 網路,但仍受區域限制
Pionex Card 理論上能在全球 Visa 或 Mastercard 網路使用,但實際開卡地區仍有限。部分國家用戶可能無法順利申請或通過審核,特別是對加密資金流動監管較嚴的地區。
此外,雖然支付體驗與一般信用卡相似,但每筆交易都涉及加密貨幣兌換,匯率與手續費會依市場浮動而變動。
這意味著,刷卡時的實際扣款金額未必與當下匯率完全一致。
開卡教學:入口不夠直覺”、流程偏長
我們實測在 App 內找到卡片入口的過程如下:
- 開啟 Pionex App 首頁
- 點選中間功能列的「More(更多)」
- 向下滑動直到看到「Pionex Card」圖示
- 進入介紹頁後按「Use」開始申請
不過不同版本的 App 介面會有差異,有時候更新前根本看不到這個功能。我們有成員用舊版 App 測試,完全沒找到卡片選項。

申請流程:驗證標準嚴,但也繁瑣
開卡過程要求完成:
- KYC Level 2(需上傳護照或身分證)
- 手機與 Email 綁定
- 開啟 Google 驗證(2FA)
其中地址輸入部分最容易卡關。由於卡片屬海外體系,用戶必須填英文地址與六碼郵遞區號;若格式錯誤就直接拒件。
有測試者填寫台灣地址時被判定為「不支援區域」,顯示 Pionex Card 仍受限於監管與地域政策。

審核速度與安全驗證:嚴謹但不即時
派網強調遵守 KYC/AML 國際規範,這確實是正面訊號。但安全審查也意味著流程慢,從我們的經驗看,開卡審核通常要等數小時,偶爾甚至超過一天。
若帳戶過去有頻繁轉帳紀錄,系統可能要求重新驗證,導致等待更久。整體而言,「安全」的確做到了,但「效率」仍有進步空間。

使用限制:虛擬卡仍是最大罩門
完成申請後,用戶會獲得一張虛擬卡,可查看卡號、有效期限與 CVV 等資訊。但目前仍沒有實體卡版本,因此無法在 ATM 提領現金或進行實體通路付款(或實體商店付款)。
另外,在實際支付過程中,我們測到以下狀況:
- Netflix、App Store 綁定失敗
- 台灣部分商家拒絕境外卡號
- Apple Pay 綁定須多次重試
- PayPal 驗證常出現授權延遲
這些問題顯示系統整合仍不穩定,距離「可流暢使用」還有差距。

上圖為 Pionex Card 額度管理畫面,可設定單筆、單日與單月消費上限。
我們的結論:實驗性質強,適合試水溫的用戶
整體來說,Pionex Card 的確讓穩定幣更貼近日常生活,這點值得肯定。此外,由派網(Pionex)開發的網格交易與其他交易機器人,正日漸受到加密貨幣社群與投資者關注。
但若要說它已經達到「成熟金融產品」的水準,可能還早了一步。目前卡片仍受到多項技術與地區限制影響,實際使用體驗也有落差。
對多數人而言,它更像是一個正在測試市場反應的實驗產品,而不是一張可以長期依賴的主力支付卡。
優點 | 缺點 |
---|
支援 USDT 消費、匯率固定 1:1 | 開卡流程繁瑣、地理限制多 |
---|
免年費與閒置費 | 僅支援虛擬卡、無法 ATM 提領 |
---|
部分支援 Apple Pay PayPal | 綁定不穩定、失敗率偏高 |
---|
常見 FAQ:我們實際遇過的問題
1. Pionex Card fee 是多少?
雖然標榜免年費與免閒置費,但實際上仍會收取約 1% 的交易手續費、2% 提領費,以及小額交易的附加費。費率透明度偏低,長期使用成本並不算低。
2. 為什麼登入後找不到卡片?
通常是 App 尚未更新或地區服務未開放。我們測試中就遇過更新後才出現「Pionex Card」選項的情況。
3. 有實體卡可以申請嗎?
目前僅支援虛擬卡,官方提過「未來計畫推出實體版本」,但未公布時間表。
4. 為什麼開卡過程那麼麻煩?
因為系統需要同時驗證身分、地址與安全設定。若輸入格式錯誤或地區不支援,就會直接被拒件。
5. Pionex debit card 是信用卡嗎?
不是。它是預付簽帳卡,需先儲值 USDT 才能使用,無法透支,也沒有信用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