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金融監管
受全球最嚴格的英國FCA牌照監管,確保您的資金安全,交易透明。
Gate.io 作為老牌交易所之一,坐擁驚人的幣種數量和豐富的交易功能,支援的幣種甚至達 3000 種以上。但對台灣與香港的交易者來說真的是理想的選擇嗎?本站將為您全面實測 Gate.io 的各個層面,包括安全保障、交易功能、幣種廣度、出入金手續費到使用者評價,讓你在選擇交易所時更有依據與方向。
3500+
1:100
0.2% / 0.2%
項目 | 資訊 |
成立年份 | 2013 年(前身為 Bter.com) |
總部 | 法律實體註冊於開曼群島(George Town, Cayman Islands) |
支援幣種數量 | 超過 3,500 種 |
最高槓桿 | 現貨 10 倍;合約 100 倍 |
出入金管道 | 加密貨幣轉帳、P2P 交易、信用卡買幣(不支援法幣直接提現) |
現貨手續費 | 掛單/吃單:0.2%/0.2%(VIP0),可使用 GT 折抵 |
合約手續費 | 掛單/吃單:-0.025%/0.075%(部分永續合約) |
跨資產交易 | 支援(統一帳戶功能) |
支援功能 | 現貨、合約、槓桿交易、理財、跟單、網格機器人、P2P 借貸、NFT 市場 |
服務地區 | 支援超過 165 個國家,但限制美國、英國、中國大陸、香港等地區 |
支援語言 | 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等 20 種 |
中文客服 | 支援(線上客服、提交工單) |
Gate.io 成立於 2013 年,前身是「比特兒 Bter」,是早期玩家都聽過的老牌交易所。2017 年中國監管收緊,平台才更名並遷冊至開曼群島,走上更具彈性的經營模式。
目前持有義大利、立陶宛、杜拜等地牌照,但缺少英國 FCA、美國 FinCEN 等主流市場的合規背書。去年更主動撤回香港 VASP 申請,顯示在監管選擇上仍以彈性為優先,透明度要求相對有限。
Gate.io 最大的特點就是幣種的豐富度,不過也為了能夠快速上架數千種新興代幣,平台選擇了在監管上更具彈性的路徑,其約束力與透明度要求有限。
Gate.io 在資產安全與透明度上算是市場中投入相對多的交易所之一,但歷史上的幾次駭客事件,也提醒投資人沒有任何平台能百分百免疫風險。
冷錢包、多簽、2FA、IP 白名單等基本功能齊備,算是業界標準配備,還設立超過 1 億美元 SAFU 基金作為保障。
Gate.io 也是最早導入儲備金證明的交易所,採用默克爾樹加 zk-SNARKs 機制,實現儲備金公開透明。目前儲備率維持在 123.98%,顯示資金償付能力充足。
Gate.io 歷史上曾受過多次駭客攻擊。2015 年還是前身 Bter 時曾被駭走 7,170 枚比特幣,但平台用兩年營運利潤全額補償受害者,這點在交易所中相對少見。
2018 年也曾因第三方工具 StatCounter 遭攻擊而受影響,但並非系統本身漏洞。這些事件也迫使平台在資安與透明度上加碼投入,成為今日定位的重要基礎。
可以看到安全性方面,Gate.io 的現行配置屬於第一梯隊,但缺乏強監管和歷史包袱未散,不適合作為長期存放資產的錢包,更適合被定位為交易型平台,風險會相對合理。
綜合台灣與國際社群的用戶回饋,可以發現 Gate.io 的評價呈現兩極化,其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突出,反映出平台在技術功能與客戶服務之間存在一定的落差。
Dcard、PTT 等台灣平台觀察
相比其他頂尖交易所,台灣平台整體的討論度較低,不過有一位使用者自述在 Gate.io 嘗試把 USDT 轉回幣安的過程中,發生了資金遺失的情況,透過支付高達 9% 的手續費找回,但在出金時被 Gate.io 客服要求額外支付「擔保金」才能完成提款,否則資金無法返還。
底下網友認為錢幣轉錯地址是「無法追回」的,不可能透過客服去追討。要求再支付「六位數擔保金」這件事,更是判斷幾乎可以確定是詐騙。但用戶卻確認是官方平台,讓整個事件撲朔迷離,很可能是與客服之間有溝通誤解。
無論如何,本站一律建議用戶從官方管道下載 App,避免點擊來路不明的連結或群組,這點非常重要。
在國際社群 Reddit 上,對 Gate.io 的評價同樣呈現兩極化。不少用戶肯定平台的幣種數量與交易功能齊全,特別是想要尋找低市值或小眾代幣時,Gate.io 幾乎是少數能提供選擇的交易所。但另一部分用戶則批評其客服效率與資金處理,甚至有人直言「這是個 scam exchange」,認為平台在提款或帳戶問題上缺乏透明度,處理方式拖延且讓人沮喪。
總結來說,用戶口碑反映出 Gate.io 是一個技術實力雄厚但運營支持有待加強的平台。對於能夠獨立解決問題、且主要需求是交易小幣種的資深用戶而言,它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但對於新手或高度依賴客服支援的用戶,其在服務環節的短板可能會帶來不愉快的體驗。
儘管 Gate.io 在功能面堪稱『加密百貨』,幾乎無所不包,但它在用戶體驗和品牌信任度上仍面臨一些挑戰,這也是其綜合評分有時不及頂尖交易所的原因。
Gate.io 的費用設計在行業中具備一定競爭力,但優勢主要集中在高交易量用戶與合約市場。對小額現貨交易者而言,成本並不低。另外若是台灣用戶,想出金換台幣時,成本會比預期更高。
普通用戶(VIP 0)的費率為 0.2% / 0.2%(Maker / Taker),比幣安(0.1%,持 BNB 可降至 0.075%)明顯偏高。
雖然 Gate.io 也提供使用 GT 幣或購買點卡抵扣,但折扣機制相對繁瑣,不如幣安直觀。
合約市場是 Gate.io 的強項。永續合約的 Maker 費率為 -0.025%,掛單者不僅不用付錢,還能拿到返佣。
Taker 費率為 0.075%,屬於常見水準。這樣的設計對高頻交易、量化交易和做市商相當友善。
充值免費,但提現費用依幣種與區塊鏈網路而定。由於不支援法幣直接提現,台灣用戶若要換成新台幣,必須先轉至 MAX、ACE 等本地交易所,或透過 P2P 市場,增加了鏈上手續費、價差與第三方交易成本。
下表將 Gate.io 與其他主流交易所的基礎費率進行比較:
交易所 | 現貨掛單/吃單(VIP 0) | 合約掛單/吃單(基礎) | 平台幣折扣說明 |
Gate.io | 0.2% / 0.2% | -0.025% / 0.075% | 支援 GT 支付折扣或購買點卡 |
幣安(Binance) | 0.1% / 0.1% | 0.02% / 0.05% | 使用 BNB 支付現貨手續費享 25% 折扣 |
Bitfinex | 0.1% / 0.2% | 0.02% / 0.065% | 持有 LEO 享分級折扣 |
Bitget | 0.1% / 0.1% | 0.02% / 0.06% | 使用 BGB 支付現貨手續費享 20% 折扣 |
Gate.io 的最大賣點就是幣種廣度。目前平台支援超過 3,500 種加密貨幣,在主流交易所中名列前茅。
但「廣度」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小幣種深度不足。本站觀察到有不少用戶在社群表示在冷門幣或波動行情下,用 Gate.io 執行大額訂單可能會面臨較高的滑點風險,算是其「廣度」帶來的必然結果。
本站建議若要操作小幣,盡量使用限價單,以避免不必要的成交成本。
Gate.io 的「統一帳戶」是進階交易者最常提到的功能之一。它打破了傳統交易所「現貨帳戶」與「合約帳戶」的資金隔離,把 BTC、ETH、GT 等資產折算成美元價值,集中到同一個保證金池。
這樣的設計帶來三個明顯好處:
與之相比,幣安和 OKX 採用「分帳戶模式」,能隔離不同倉位的風險,即使某一帳戶爆倉,其他帳戶仍能保留。
換句話說,Gate.io 的統一帳戶雖然提高了資金效率與便利性,但同時也讓單一事件的風險更容易傳導。
對熟悉槓桿與合約的進階用戶來說,本站認為統一帳戶確實能顯著提升操作效率,是個實用工具;但對新手而言,這種集中化的風險結構可能放大虧損,一旦操作失誤,影響會比分帳戶模式更大。
整體來看,Gate.io 的出入金系統對熟悉加密貨幣的老用戶相對友善,但對台灣用戶而言法幣通道相當不方便。
本站實測從 Gate.io 提領 USDT 至台灣交易所,再換成新台幣入帳,全程雖然流程順暢,但成本較高:包含一次鏈上提幣費與兩次交易手續費。相比能直接台幣出金的平台,Gate.io 的路徑明顯冗長。
Gate.io 的客服管道相對完整,提供 Live Chat、工單系統、幫助中心,並支援繁體中文。
官方標榜 24/7 全天候服務。不過有用戶反映中文客服的回覆效率不穩定,夜間或假日經常需要更久等待,有時甚至會先由英文客服接手。
本站實測於平日下午聯繫客服,等待隊列超過 50 人,實際等了約 30 分鐘。在帳戶凍結、提現審核等情況的回答流於制式,還可能要求反覆補件,處理週期拉長。
整體而言,Gate.io 的客服基礎完善,不至於「形同虛設」。但在應付龐大用戶量和處理複雜問題上仍顯不足,若碰上棘手事件,就得準備好耐心來回溝通。
Gate.io 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期站穩前十,靠的是明確定位與幾個核心特色,但也伴隨著一些限制。
平台整合現貨、合約、理財、跟單、Launchpad 等功能,並支援超過 3,500 種加密貨幣。這種廣度讓 Gate.io 成為許多人眼中的「加密資產百貨」。
然而,幣種數量過多也造成流動性不均,小幣種下單時滑點風險偏高,新手若未設定限價單,可能面臨不理想的成交價格。
Gate.io 的 Launchpad、Launchpoo 等機制,讓一般投資人能參與早期項目。但早期市場風險極高,許多小幣後續表現不佳甚至下架。
作為最早推行 100% 儲備金證明 的交易所之一,Gate.io 還導入零知識證明技術,讓用戶能隨時查驗資產安全。經過 FTX 事件後,這一點成為平台塑造信任的重要基礎。
整體來看,Gate.io 的差異化優勢在於資產最廣、工具最齊,但也意味著高風險與高複雜度並存。
對於追逐新題材的資深交易者, Gate.io 確實提供了不同於其他平台的獨特機會;但對新手或是主流幣用戶,過多功能與高波動幣種反而可能成為負擔。
經過完整評測,Gate.io 的個性非常鮮明:幣種、功能都像一把萬用的瑞士刀,幾乎能搞定多數交易情境,但在監管、法幣通道與客服上有明顯短板,對於新手交易者和台灣用戶來說較不方便。
優點:
缺點:
針對不同交易者的情境,我們整理出以下三點建議:
在 Gate.io 開設帳戶並完成身份驗證(KYC)的整個流程都支援繁體中文介面,但部分驗證環節需要耐心操作。
第一步:帳戶註冊
第二步:身份驗證(KYC)
完成註冊後,您需要進行身份驗證才能解鎖全部功能。Gate.io 的 KYC 分為兩個等級:
官方說明審核時間約為 24 小時,但根據用戶回饋,實際審核時間可能從數小時到數個工作日不等,尤其是在市場行情火熱、新用戶湧入時。本站實測時,通過審核還可以
一級驗證通過後,用戶每天最多可提取 200 萬美元。如果需將限額提升至 800 萬美元還有使用全部功能,平台將要求提供地址證明文件(例如水電費帳單或銀行對帳單)以完成 KYC 2 驗證。
同時為保障資產安全,本站也強烈建議您在完成 KYC 後,立即綁定 Google Authenticator(GA) 雙重驗證。
A:Gate.io 成立於 2013 年,是目前最悠久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前身為中國的 Bter。定位就像一座「加密貨幣百貨公司」,以幣種廣度與功能齊全著稱,較適合重視山寨幣與一站式功能的交易者。
A:Gate.io 本身是一個營運超過十年的全球性加密貨幣交易所,雖然官方曾在 2018、2022 年經受駭客攻擊,但並非詐騙平台。不過台灣目前對境外交易所沒有直接的監管法規,與多數國際交易所情況相同。
A:Gate.io 不支援新台幣直接入金或提現,出入金流程相對繁瑣。台灣用戶入金可透過信用卡刷卡買幣(手續費較高)或 P2P 交易。提現時,需先將資產兌換成 USDT 等穩定幣,再透過區塊鏈轉帳至台灣本地的合規交易所(如 MAX、ACE),最後在該平台兌換成新台幣提領至銀行帳戶。
A:不能。Gate.io 的香港分站 Gate.HK 已於 2024 年 5 月撤回其在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SP)牌照申請,並已停止在香港的營運。香港用戶無法註冊及使用其服務。
A:由於 Gate.io 決定退出香港市場並撤回牌照申請,為了遵守當地法規,平台必須停止對香港地區用戶提供服務。此舉是基於其全球合規策略的調整,所有在港營運的交易所都必須獲得 VASP 牌照,而 Gate.io 選擇了終止此申請流程。
A:Gate.io 提供 24/7 的線上客服和工單系統,並支援繁體中文。但根據大量用戶回饋,客服的回應速度和解決問題的效率不一,可能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和耐心溝通。
A: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新手,Gate.io 可能不是最佳首選。其功能繁多、介面資訊量大,且出入金流程對台灣用戶較不直觀,可能會造成困擾。建議新手先從操作流程更簡潔、支援台幣直接出入金的平台開始熟悉,待有一定經驗後再考慮使用 Gate.io 來擴展交易幣種。
A:Gate.io 的現貨交易手續費(0.2%)在業界屬於中等偏高水平,雖然用戶可以透過持有平台幣 GT 或購買點卡來獲得手續費折扣,但對於小額現貨交易者其成本並非市場最低。
由 Moneta Markets 億匯 提供 — FCA 監管,值得信賴
$1000入金 $1000
$1500同樣入金 $1000
受全球最嚴格的英國FCA牌照監管,確保您的資金安全,交易透明。
作為西甲強權「馬德里競技」官方合作夥伴,品牌實力與信譽獲全球認可。
內建強大的複製交易系統,一鍵跟隨頂尖交易員的策略,輕鬆上手。
不只可以交易外匯,億匯提供加密貨幣高達500倍的靈活槓桿,讓您能用小資金撬動大市場,放大獲利機會。
槓桿產品交易涉及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金全部損失,請審慎評估。
這個 50% 獨家入金禮物 錯過後可能不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