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升值聽起來像好事啊,為什麼新聞報導都在說台灣快撐不住了?
其實,問題不是升值,而是劇烈升值!
過去台幣並不是沒有升值到27、28這種數字過,然而過去台幣升值時幾乎都是緩慢升值,讓企業或投資人有時間因應,而如今新台幣的大暴漲,卻是在短時間內迅速攀升,這讓一大堆台灣人根本就來不及反應,才因此讓人猝不及防。
台幣為什麼會升值的這麼快?這種歷史級的大飆漲又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呢?2分鐘的時間,這篇文章將帶各位讀者解析台幣匯率的奧秘。
台幣升值是什麼?數字變小錢反而變大
很多人看到「升值」,再看到美元兌台幣的匯率數字「變小」(例如從32變成31),瞬間就搞不懂了。
別擔心,只要記住這個最簡單的原則:新台幣匯率,就是「一塊外幣能換多少台幣」的價格。
你可以想像,當台幣升值時,代表台灣的貨幣本身「價值」變高了,所以我們可以用「比較少」的台幣,就換到一樣的1塊美元。這時候,你在銀行看到的新台幣兌美元的匯價數字,就會變小(例如從32變成31)。
因此,數字變小,是升值,代表你的台幣更值錢了!
為什麼台幣最近一直漲?
除了經濟因素之外,政治原因也會讓台幣匯率上漲。本文在此整理了四大原因,讓各位投資者看透匯率秘密。
台灣基本面強勁
台灣是一個典型的出口導向經濟體,白話說,就是靠「賣東西給外國人」來賺錢的。當我們賣得越多,賺進來的美金、歐元等外匯就越多。
而我們的龍頭出口業,特別是科技業,表現更是非常強勁。
在全球AI革命的浪潮下,從NVIDIA的AI晶片到各種伺服器,都極度依賴台積電等公司的先進製程。可以說,全世界對AI的狂熱,正源源不絕地為台幣注入升值的動能。
這些出口商賺到大把美元後,發薪水、買設備、繳稅等等的需求,通通需要換成新台幣。於是,企業在國內匯市進行大量的「拋匯」(拋售美元、買入台幣),這個巨大的「買盤」一多,自然就把台幣的價格往上推。這就是由強勁基本面和高經濟成長率支撐起的台幣匯率。
全球資金流動與台美利差
錢,會往利息高的地方流動。
2025年,美國聯準會(Fed)因為擔心經濟放緩,頻頻釋放可能降息的訊號,導致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走弱。與此同時,台灣央行為了穩定物價,利率政策相對穩健。
這就造成了台美利差的變化。對於全球手握千億、兆元資金的投資人來說,將資金停泊在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下降,他們會開始尋找新的標的。他們當然不會去找避險資產,而是會選擇經濟表現強勁、股市火熱的地方,例如說台灣。
這些國際熱錢要投資台股,就得先換成台幣,再次為匯市注入強大的升值動能,也間接影響美股的資金流動。
地緣政治的演變與歷史借鑑
談到匯率,就不能不談政治。這部分非常有趣,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找到一些對比。
大家可能都聽過一些歷史名詞,像是日本的「廣場協議」,或是幾年前,川普宣布過的「海湖莊園協議」,這些事件都說明了,大國之間的角力,特別是美國的態度,對各國匯率有著絕對的影響。
而現在川普最關注的就是貿易逆差,頻頻揮舞關稅大旗,發動關稅戰,並要求對等關稅,與各個貿易對手國進行激烈的貿易談判。美國財政部會定期發布報告,檢視各個貿易對手國貨幣的匯率政策,甚至可能將某些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
這就給了全球各國的中央銀行(當然也包括台灣央行)巨大的壓力,在央行總裁楊金龍的帶領下,央行的策略一直非常謹慎,既要維持經濟動能,又要避免被貼上標籤。
而現在由川普政府帶領的美國,強力要求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也逼迫台灣不得不放手讓台幣升值,如果央行繼續操盤,未來台美貿易談判恐怕不會進行得太順利。
樂觀的市場情緒
金融市場常常受到預期心理的影響。當多數人都預期台幣會繼續升值時,他們會傾向於提早將手中的美元換成台幣,或者延後將台幣換成美元,讓資金從避險資產流出。
這些行為聚合在一起,本身就會形成一股推升的力量,有時甚至會引發短暫的市場恐慌性拋售或買入。
台幣升值,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好了,搞懂了原因,現在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部分:台幣強勢,對「我」到底是好是壞?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取決於你拿美金要幹嘛。
美金用途
|
台幣升值影響
|
---|
準備出國
|
同樣的台幣可以換到更多外幣,旅費、學費都變便宜了。
|
---|
買進口貨
|
買iPhone、進口車、海外網購,換算成台幣都更划算。
|
---|
出口商/公司老闆
|
產品報價變貴,訂單被搶走;收到的美元貨款換回台幣變少,產生「匯兌損失」。
|
---|
壽險/保險公司
|
手中大量的海外資產(如美債)換算回台幣時價值縮水,影響財報。
|
---|
外幣保單購買者
|
若你買的是美元保單,在繳保費時,因為台幣升值,需要繳的台幣變少了。
|
---|
股市投資人
|
資金行情推升大盤,但外銷為主的股票(如台積電)可能因匯損影響獲利。
|
---|
領美金薪水的人
|
薪水大幅貶值。
|
---|
從表格上看起來,台幣升值似乎有好有壞,為什麼有些人卻對台幣升值氣急敗壞?
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台灣始終是出口型導向國家,台幣飆漲,對出口商的衝擊是最大的,不只換算過來的利潤大幅下降,也會讓這些出口商的訂單價格競爭力下降(因為要彌補獲利損失),而這些影響都會轉嫁給出口商底下的員工,這些影響可能會是裁員、無薪假等等,最後這些影響會再擴大到整個台灣社會。尤其短期間內急遽升值,讓出口商根本沒有時間應對,只能吞下損失,對台灣出口業造成不小傷害。
一旦央行沒有好好處理台幣在短時間內大暴升的問題,台灣的出口產業也可能因此受挫,從而開始影響台灣的經濟基本面。
為什麼匯率漲跌會影響出口?可以參考這篇:貨幣貶值有利台灣出口?一次解讀5個國家案例
央行的角色:穩定匯市
在外匯市場中,有一個絕對不能忽視的角色,那就是我們的央行。
當台幣升值幅度過大,例如出現單日急升的情況,就可能對出口導向經濟體造成衝擊。這時候,央行就可能進場扮演「踩剎車」的角色。由央行總裁楊金龍領軍的團隊,會透過在匯市買入美元、賣出台幣的方式,來緩和升值的力道,這個過程就叫做「干預匯率」或「干預外匯市場」。
不過,干預外匯市場是一門藝術,力道太輕沒效果,力道太重又可能引來美國的關切,甚至被質疑是「匯率操縱國」。因此,楊金龍總裁多次強調,央行的目標不是扭轉趨勢,而是「維持市場秩序」,避免因恐慌情緒導致過度的匯率波動。
近來這波新台幣匯率趨勢可說是瘋狂飆升,我們其實可以視為央行被美國施壓嚴重,讓央行難以再像過往一樣控制新台幣匯率,所以匯率才像脫韁之馬,在短時間內直接從33漲到28。
此外,不只是台幣,其實大部分的亞幣,如韓元、日圓等等,在
專家怎麼看?台幣的未來與市場展望
彭博社統計顯示,截至 7 月初台灣股票 ETF 年內吸金已逾 190 億美元,台幣累計升幅約 12%,顯示外資與本地資金對台灣基本面仍抱持建設性看法。
不過,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提醒,AI 供應鏈確實為出口與匯率帶來緩衝,但若沒有「聯準會大幅降息」及「外資明顯大買超」兩大催化,台幣要持續強升至 25–27 元區間的機率不高,後續走勢仍高度取決於美國政策與資金流向。
台幣升值原因相關問題
為什麼台幣一直升值?
美元轉弱、外資買超台股債、出口商結匯,加上台灣長年順差與 AI 供應鏈熱度,買盤多、賣盤少;央行僅減速干預,使升值走勢延續。
可參考:台幣一直狂升不好嗎?3分鐘看台幣升值影響
台幣升值對誰好?
進口商、出國旅遊、留學族與台幣計價負債者最受惠:進口成本、海外開銷和還款壓力都變低。
可參考:台幣升值好處有哪些?5 大好處與投資經驗分享
台幣升值可以做什麼投資?
利用強勢台幣分批換美元,布局美股、海外債、REITs 等美元資產;或挑選進口成本高、內需導向的受惠股。
台幣升值股票會漲嗎?
對內需或高進口比重產業(航空、零售、餐飲)偏利多;出口導向電子硬體股則因毛利被壓、報價競爭,可能受壓抑。
台幣升值黃金會跌嗎?
金價以美元計價,國際價不動時,台幣升值會讓本地黃金牌價下修;最終仍取決於國際金價本身走勢。
可以參考:2025年7月金價最新資訊|未來金價走勢如何?黃金還能發光嗎?
台幣升值對什麼有利?
有助降低進口通膨、減少企業海外併購成本、提升國人購買海外資產與旅遊教育的實質購買力,也強化台灣金融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